水果黃瓜、水果胡蘿卜、水果玉米……
在無錫超市賣場里
常常能看到包裝精美、色彩鮮艷的
“水果型蔬菜”
售價比普通蔬菜高出一大截
卻依舊吸引大批消費者選購
成為新“食”尚的水果型蔬菜
是商家的宣傳噱頭還是新品種?
與普通蔬菜差異何在?
貴價不擋高人氣
在禮閣仕蘇寧廣場店,貨架上整齊陳列著包裝精美的水果型蔬菜,表皮光滑的水果胡蘿卜泛著橙紅色光澤,水果番茄被堆疊成金字塔造型,水果黃瓜的包裝上貼著“綠色認證字樣”,看起來貴氣十足。
不僅包裝更精美,這些水果蔬菜售價遠超普通蔬菜——250克裝的水果黃瓜售價9.8元一份,折合19.6元一斤,普通黃瓜400克裝售價10.8元一份,折合每斤13.5元。普通胡蘿卜400克裝售價6.8元一份,折合8.5元一斤。水果胡蘿卜250克裝售價9.9元,約20元一斤,價格翻倍。
除了進口超市,記者走訪大潤發、旺德福等大賣場以及天惠超市等社區生鮮店,都能看到水果蔬菜的身影,市場購買熱情高昂。“小孩特別抵觸吃胡蘿卜,但是買水果胡蘿卜回去他甚至愿意直接洗了生吃。”市民秦女士說,聽說這種水果胡蘿卜營養價值高,買回去給小孩榨汁喝的,口感比普通胡蘿卜更甜。
大潤發廣瑞路店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對“水果味”蔬菜的青睞,多源于其獨特的口感,銷售量差異較大,門店水果玉米比普通糯玉米好賣得多,水果玉米一天能賣出二十多份,基本可以當天售罄。“總得來說水果蔬菜吃口更好,比如普通黃瓜吃著有些澀,水果黃瓜既有黃瓜的清爽,汁水更豐富,能吃出水果味。”
本質還是蔬菜
備受市場歡迎的水果蔬菜是蔬菜還是水果?為啥能吃出“水果味”?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無錫分院副院長高兵介紹,水果型蔬菜具有悠久的研究歷史,并非是商家宣傳的噱頭,水果型蔬菜廣義指可以和水果一樣可以直接鮮食的口感型蔬菜,水果番茄、水果黃瓜等“水果蔬菜”本質上還是蔬菜,通過育種技術改良,將蔬菜的品質和商品性進行提升,其主要特征是高糖、多汁、口感更豐富。
他介紹,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消費者對蔬菜的品質要求更高,我國近年來從日本、荷蘭、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引進越來越多此類型品種,通過不斷本土化改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本地普通蔬菜的某些不足,在具備豐富的營養價值的同時,也在口感、色澤等商品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
滿足人們對“新、奇、特”蔬菜品種消費的水果型蔬菜,市場前景越來越廣闊。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購買時也要注意辨別,有些蔬菜打著“水果蔬菜”的名號售賣,實際只是經過簡單的物理切割,比如將普通胡蘿卜切成拇指般大小,當做水果胡蘿卜售賣。
高兵介紹,從甜玉米到水果番茄,蔬菜品種的改良確實為餐桌帶來新選擇,大家在擁抱科技進步帶來味覺升級的同時,也要保持理性判斷,“水果型蔬菜本質依舊是蔬菜,和水果的營養價值不同,不可以相互替代。水果型蔬菜一般價格較高,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合理選擇,而且無論是普通蔬菜還是水果型蔬菜,新鮮、多樣更重要。”
記者:陳婧怡 實習生毛煜雯
校對:小阮
責 編:蔚來
編審:丁晴
來 源 :江南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