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建緣
4月18日,歐萊雅集團發布2025年一季度財報。得益于2024年和2025年分階段實施的IT轉型項目,該集團一季度銷售額117.3億歐元,合并增長超過4.4%,同比增長3.5% ,表現略優于全球美妝市場。
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葉鴻慕表示:“在當前環境下,得益于集團健康的毛利率優勢,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推動業務增長并優化損益管理,以抵消關稅上調的影響。當然,我們將持續為旗下37個國際品牌提供有力支持,進一步鞏固全球領導地位。 因此,盡管面臨經濟與地緣政治的挑戰,我們預計全球美妝市場仍將增長。我對歐萊雅將繼續領跑全球美妝市場,實現全年銷售額與盈利雙增長充滿信心。我們期待集團業績增速將逐步提升。”
在評價經營狀況數據時,葉鴻慕表示:“在經營環境充滿挑戰且動蕩的背景下,歐萊雅集團第一季度業績增長符合預期。各市場表現有一些好的驚喜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美國市場的挑戰超預期,中國市場優于預期。歐洲再次成為銷售額最大貢獻市場,新興市場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動能。”
從區域來看,北亞區銷售額同比增長+6.9%,合并增長8.4%。中國大陸美妝市場正緩慢復蘇。歐萊雅在中國大陸市場2024年雖業績承壓,但2025年第一季度集團線上線下渠道均表現優異。高檔化妝品部、皮膚科學美容部及專業美發產品部的表現繼續優于市場;大眾化妝品部增速略低于市場平均水平。
4月,歐萊雅集團連續第五年參加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以下簡稱“消博會”),以鞏固其在旅游零售市場的領先地位。此前,有消息稱歐萊雅中國旅游零售部門正在進行人員調。對此,歐萊雅中國回應表示,旅游零售業務正積極推進戰略轉型,以更好地順應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和消費者需求。
雖然一季度財報旅顯示,游零售業務仍面臨挑戰,銷售額呈下滑趨勢。歐萊雅旅游零售業務總裁顧嵐逸(Emmanuel Goulin)在消博會期間強調:“未來,歐萊雅也將繼續攜手海南,在旅游零售市場投資,探索創新的零售體驗與可持續增長方案。”
一季度財報同時顯示,在北亞地區,皮膚科學美容部引領增長,旗下所有品牌均實現強勁增長;專業美發產品部同樣表現突出,旗下Kérastase(卡詩)品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這兩大事業部均實現銷售額雙位數增長。高檔化妝品部業績由Yves Saint Laurent(圣羅蘭美妝)、Prada(普拉達香水美妝)和Maison Margiela(梅森馬吉拉香氛)等高定品牌以及Aesop(伊索)帶動。
2025年,歐萊雅集團推出“美麗躍升計劃”(Beauty Stimulus Plan)。在3月底舉行的年度發展戰略溝通會上,歐萊雅北亞總裁及中國首席執行官博萬尚(Vincent Boinay)表示:“2025 年,歐萊雅首要投資方向仍是研發創新,我們將繼續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以確保歐萊雅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的產品質量是最高的。”
其次,在供應鏈投資方面,繼位于蘇州的智能運營中心投產之后,南通的智能運營中心也即將落成。博萬尚強調:“我們將持續深化在華布局與投資,服務見多識廣的中國消費者,滿足他們不斷升級的美妝需求,共創更具活力的消費生態圈。” 3月,歐萊雅與凱輝基金和上海靜安區合作成立投資基金,將重點投資處于成長階段的美妝品牌和相關企業,為歐萊雅中國未來二十年的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歐萊雅中國副首席執行官及高檔化妝品部總經理馬曉宇表示,“在品牌高端化方面,我們面臨的挑戰不僅限于提升品牌定位,更在于塑造品牌的個性化。”她認為:“消費者如今追求的不僅是性價比、質價,更是心價比,他們更看重品牌能否通過‘人設’ 觸動他們。”
移動互聯網時代,各種社交媒體發酵出的時尚趨勢從千人一面轉向千人千面。產品的研發創新之外,美妝領域的流行趨勢也反應當下的時代情緒。歐萊雅集團對32個品牌進行個性化標簽塑造,讓每個品牌的“人設”更加獨特和清晰。如蘭蔻是“自在隨心、至情至性的女人”、YSL是“不羈拽姐”、 PRADA代表“時髦知識分子”、理膚泉是“妙術仁心好醫生”、碧歐泉代表“高品質型男”等等。
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認為,“對于不同品牌的重新詮釋與定位,不僅使30 多個品牌鮮活的人設被重新定義,成為時代新的注腳,也讓每個品牌都能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并在當下重塑,提醒消費者日常生活中仍充滿各種可能性,讓品牌在合適的時機被消費者看見和體驗。”
根據歐萊雅內部計劃,2025年,集團從大眾化妝品部到高檔化妝品部,都將加大對三四線城市購物中心的擴展。在市場份額的背后,歐萊雅更關心將線下為銷售網點(Point of Sales)轉變為體驗網點。以確保線下的客戶得到更多的一種體驗,感受當下的美在他身上產生的“魔力”。皮膚科學美容事業部(LDB),也將與更多有資質的診所合作;專業美發產品部則將向更多有資質發廊推廣歐萊雅的品牌。目標是在2030年觸達1.5億消費者。
歐萊雅正期待在2025年實現全新突破。通過高端品牌樹立行業標桿,大眾品牌占領市場份額,專業線與藥妝品牌構建技術壁壘,同時以科技賦能與文化共鳴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既保證了集團整體的市場統治力,又通過細分品牌滿足了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如博萬尚所言,“歐萊雅將在中國建立面向未來的品牌。”
沈建緣
商業觀察研究院主編,資深媒體人;跨國公司領域長期觀察者;《全球商業領袖》、《產業領軍者》欄目制片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