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舉辦。熒幕里,老北京胡同、大柵欄、大觀樓等代表著北京文化的場景、建筑展示著古都的傳承和發展。熒幕外,老城西城圍繞著游戲、動漫、電影展開研討,促推“影游產業融合”。
在4月19日西城區廣陽書院舉辦的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游戲·動漫·電影單元盛典上,“文融西城 數娛賦能”校企研討會重點圍繞“文化資源IP化、打造城市數字產業集聚創新中心”和“動漫影游行業人才培養與校企合作創新發展”兩個議題展開。70余名文化代表展開深度對話,為西城區文化產業發展和產業資源建言獻策。
近年來,西城區在文化產業發展上持續發力。2023年,西城區發布“文化產業十條”,出臺十條硬核措施,全方位助推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西城區發布《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及實施方案(2024—2026)》,涵蓋十大領域20余項。這些政策以務實舉措支持文化企業創新、文化園區升級與人才引育等,并設立專項資金多渠道推動“文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在政策支持引導下,一系列文化融合項目應運而生。“北京動畫周”“運河北端點”“京劇發祥地”“相聲發源地”“音樂劇盛典”“報國寺古舊書市”已成為西城文化金名片;“白塔夜話”“宣南文化博物館”和法源寺“百年丁香詩會”也成為西城三大文化會客廳,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豐富載體和展示平臺。
在今年的北影節期間,西城區發布“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主題優秀動畫短片征集及動畫長篇劇本創作征集計劃,并同步啟動文化探訪系列活動,將組織動漫影游人才深度探訪什剎海、大柵欄、廣陽谷等西城文化地標,參與西城特色IP打造。通過征集的優秀作品促進傳統文化資源轉化創新,進一步展示西城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形象,首次實現了西城文化IP與北京國際電影節有機融合。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副教授王發花認為,西城區豐富的文化資源令人印象深刻,文化產業扶持力度很大。王發花希望未來學校能搭建與西城的合作平臺,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來自吉林動畫學院、浙江傳媒學院、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青島城市學院的高校代表也圍繞主題暢所欲言,分享了學校在課程設置、項目實戰、人才培養結構等方面的創新突破。
西城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西城區將繼續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深化產學研合作,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為數字時代文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注入新動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