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網報道,歷時約4小時,普京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結束會談。當地時間11日晚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結束會談,雙方就烏克蘭局勢相關議題進行了磋商。會談持續時間大約4個小時,俄總統助理烏沙科夫和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總裁德米特里耶夫陪同。克里姆林宮發布的消息說,會談以閉門形式舉行,內容涉及解決烏克蘭問題的諸多方面。另據塔斯社報道,威特科夫當晚搭乘飛機離開圣彼得堡。
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資料圖)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當天稍早時說,這是威特科夫第三次訪問俄羅斯,此行是雙方外交接觸的延續。俄總統普京與美國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的會面是俄美兩國總統能夠成功舉行會晤的第一步。雙方會交換立場,但不應期待會談會取得突破性成果。美國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同日表示,威特科夫與普京直接接觸是美俄朝著解決烏克蘭問題邁出的又一步。
自3月12日特朗普首次宣布派遣特使以來,美國多次施壓俄方接受“30天臨時停火”,聲稱若俄羅斯繼續軍事行動將面臨“毀滅性制裁”。俄方強硬表態,“協議必須基于俄方條件”,澤連斯基堅持“領土歸屬不容談判”,迫于美國壓力,烏方在吉達會談同意接受30天停火提議,前提獲得美國安全保障承諾。不過,從實際情況看,俄烏臨時停火,似乎并沒有實際意義達成。特朗普急于兌現“結束戰爭”承諾,提振支持率,普京試圖通過談判爭取時間鞏固戰場成果,分化美歐對烏援助。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資料圖)
盡管會談釋放了積極信號,但三大障礙讓和平協議難以落地:一個是領土紅線,俄軍實際控制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普京在最新國情咨文中將其稱為“不可分割的領土”。 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堅持“1991年邊界不可動搖”,美國卻私下施壓基輔“割讓土地換和平”。另一個是北約東擴,俄羅斯要求“烏克蘭永不加入北約”,但美國務院重申“支持烏自主選擇盟友”。最后一個是制裁博弈,俄方要求解除SWIFT禁令和能源出口限制,但歐盟強硬表態:制裁與撤軍掛鉤!
當地時間11日,恰巧同一天,烏克蘭代表團抵達華盛頓繼續就美烏礦產協議進行談判。烏克蘭官員表示,預計會談將于當日開始,持續兩天,主要內容是技術性問題,不會有高級官員參與。白宮尚未提供有關會談的細節。此前,烏克蘭外長瑟比加表示,烏克蘭已經就與美國的礦產資源協議表明了立場,包括烏方對該協議文本的設想。瑟比加強調,未來的協議應該是互利的,應符合雙方利益,并且不應與烏克蘭融入歐洲的進程相矛盾,這是烏方的原則立場之一。
4月17日,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烏克蘭和美國簽署了關于礦產協議的備忘錄,確定了兩國團隊的工作框架,重申了結束協議談判并簽署協議的意愿,最終的協議文本還需兩國最高立法機構批準。盡管此前進展不順利,特朗普仍特別希望從烏克蘭的稀土利益中分得一杯羹,以作為對拜登政府向對方提供巨額援助的補償。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