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穩定案源,律師還得從拓展企業級客戶入手。
企業通常擁有復雜且龐大的法律需求,涉及多個領域,如合同審查、知識產權保護、勞動糾紛處理,以及商事爭議解決、股權架構優化、投資盡職調查等一系列業務機會,一旦與企業建立起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律師便能獲得相對穩定的案源,堪稱事半功倍。
而剛入行的律師,將勞動用工風險防范等勞動法務作為業務切入點頗具優勢,一方面能向企業管理者展現律師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勞動用工風險是企業運營中不可避免的環節,而勞動關系風險的妥善處理,是企業決策者與律師建立商務合作紐帶最為直接、高效的途徑之一。
從實務操作層面看,盡管不同行業的勞動用工風險在具體表現上存在細微差異,但底層邏輯具有共通性。因此,律師若能將這共通之處的核心一一厘清,便能為多數企業提供專業咨詢服務,助力企業實現穩健發展。
4月24日晚上20:00,智元法律課堂特邀天津洪文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王晨輝,以及【勞動法講習所】高級講師王鳳如做客直播間,聚焦企業高頻痛點,深度解析病假管理全流程與勞動合同訂立實操指南兩大核心模塊,直擊16大典型場景,手把手教你構建合規防線,降低90%用工風險!
掃碼進群前200名免費聽直播
*無法掃碼進群的學員請添加微信:zhiyuanktxf。
勞動用工風險,始終是企業經營中的“隱形炸彈”。從病假審批權爭議到醫療期計算混亂,從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賠償到條款設計漏洞引發的糾紛……這些看似瑣碎的問題,一旦處理不當,輕則賠償數十萬,重則引發群體性訴訟,甚至影響企業聲譽。
尤其在當前“強監管、重合規”的用工環境下,企業如何把握病假與醫療期的法律邊界?如何從源頭規避勞動合同訂立中的“致命坑點”?這不僅考驗管理者的實務能力,更直接關系企業的用工成本與風險防控效能。
企業需要在律師的幫助下建立完善的勞動用工風險預警機制。通過對勞動用工風險的實時監測和分析,及時發現潛在的風險點,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和化解。同時,企業要定期對勞動用工風險進行評估和總結,不斷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提高風險防控效能。
因此,這場直播,值得所有HR和法律人學習!
病假管理:員工“泡病假”、醫療期計算錯誤、制度漏洞被仲裁……企業如何既保障員工權益,又避免被“鉆空子”?
勞動合同:從簽訂主體到條款設計,從未簽合同抗辯到附加條款撰寫,細節疏漏可能讓企業賠上百萬!
兩位講師均擁有10年以上勞動糾紛爭議處理與合規輔導經驗,累計處理超千起勞動爭議案件。課程內容融合最新裁判規則+勝訴策略+制度模板,幫助企業從“被動應訴”轉向“主動防控”。
掃碼進群前200名免費聽直播
*無法掃碼進群的學員請添加微信:zhiyuanktxf。
本號粉絲福利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刑事司法改革的深入推進,刑事辯護理論的快速演進,辯護領域發生了新的變化,辯護制度出現了新的問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持續推進,庭審實質化要求辯護策略從“庭后救濟”轉向“庭前防御”。
與此同時,快速發展的刑事司法實踐也向辯護制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刑事辯護的對抗形態正從“粗放式抗辯”向“精準化攻防”迭代。這種轉變要求辯護人不僅熟稔法律條文,更要構建刑事辯護系統性思維,熟悉會見-閱卷-質證-辯論-文書寫作-溝通等各個環節。
尤其是在出庭辯護上,真正出庭辯護的律師占的比例并不大,即使出庭,也面臨著許多困難。盡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檢察院頒布的保障律師權利的文件有很多,但有些法院對于保障辯護律師執業權利方面還是遠遠不夠,甚至嚴重限制了律師的辯護權,辯審沖突時常發生。
律師也許不占責任,但想要讓庭審辯護順利進行,達到想要實現的辯護效果,律師就要加強庭審體感,接受更為系統的訓練,知道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想要真正提升庭審辯護能力,就要找尋深諳刑事辯護之道的泰斗不可。唯有師從刑辯巨擘,方能觸及辯護之精髓。
因此,5月17日—18日(2天1晚),智元法律課堂特邀國內專注刑法分則研究和講課第一人陳洪兵、上海權典律師事務所主任鄧學平開展第二期“精準辯護集訓營”。
本期集訓營在汲取第一期刑辯集訓營成功經驗、以及上百名學員的反饋上全面升級,課程內容設置更為豐富多元,針對“精準辯護”這一核心需求,深度講解40大重難點、以及100+案例分析,力求教授最新、最前沿、最權威、最實用的實務知識!
掃碼報名,搶占席位
掃碼咨詢領取1000元優惠券
▼第一期集訓營學員反饋
以上好評,就是本次講師的口碑!
劃重點
01
新增核心模塊+庭審技能強化
與第一期“有效辯護集訓營”不同,這次課程,兩位老師特別強調“精準辯護”的重要性,分別對授課內容、授課方式、授課體系上做了迭代升級。
新增核心模塊
除了思維訓練、庭審辯論、辯護策略、文書寫作等模塊,還首次加入了律師執業中的溝通技能,涵蓋與當事人、偵查人員、檢察官、法官的溝通要點,強化律師的協調能力。并新增刑事律師的職業發展內容,包括案源開拓、非訴業務拓展、專業化前景及執業風險防控,兼顧技能與生存策略。
庭審技能強化
從法律文書表達到庭前會議,從取證調查到發問質證,從法庭辯論到最后陳述,從各方溝通到辯護策略,講解中打通每一個環節,不僅增加授課體量,還加強了知識密度。
02
理論深度升級+內容結構細化
以庭審辯論為例,刑事辯護的實踐表明,要打動和影響法官,辯護人在整個庭審過程中的辯論活動尤為重要。一個優秀的辯護人,一定懂得在最適合的時機展開辯論,避開誤區的同時還能做到法、情、理相結合。
針對庭審辯論,鄧學平老師細分法庭辯論要點,詳細講解三大重點:
證據質證和法庭辯論的區分及統一
法庭辯論需要避開五大誤區
邏輯和修辭在法庭辯論中的運用
不僅課程邏輯更加清晰,還極大地提升了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有效提升學員辯論能力。
同時,即便是相同的模塊,鄧學平老師也將通過新案例、新教學,使本次授課從“知識傳授”轉向“能力鍛造”,帶領學員實現“舉一反三”、“一案一策”的實戰能力躍遷。適合老學員再次報名。
以下為授課內容對比
掃碼報名,搶占席位
掃碼咨詢領取1000元優惠券
而陳洪兵老師將繼續刑法分則的激情講解。刑法分則明確規定了各種具體的罪名。例如,在經濟犯罪領域,對于合同詐騙,律師需要深入研究其構成要件,包括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等具體要素。只有準確把握這些,才能判斷案件中的行為是否構成該罪,而不是錯誤地將其認定為普通的經濟糾紛或者其他相似罪名。
同時,不同的罪名在刑法分則中有不同的量刑幅度。以故意殺人罪為例,一般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師只有通過研究分則中的量刑規定,結合案件中的具體情節,如犯罪手段是否殘忍、是否有自首情節、是否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之后,才能夠為被告人爭取合理的量刑。
也就是說,刑法分則的學習是刑事律師解決罪行適應、犯罪構成要件的必然之路。
本次授課,陳洪兵老師以法條為切入,以問題為導向,以案例為線索,綜合運用刑法解釋方法,對其構成要件及界限關系展開全面精解。
同時,授課內容也與上次完全不同,內容擴展至23項議題,覆蓋刑法解釋、共犯理論、犯罪形態等各種復雜問題,幫助學員進一步深化對刑法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掃碼報名,搶占席位
掃碼咨詢領取1000元優惠券
03
刑辯之夜重磅升級
大多數線下課,往往是講師在臺自顧自輸出,甚至當講師語速過快,或者內容深奧時,學員就會產生“認知斷層”的錯覺,這種癥結就在于教學方式的單向灌輸,讓學員陷入"道理都懂卻無從下手"的困境。
為了讓大家有物超所值的聽課體驗,本次線下培訓,我們會提前搜集學員實務難題,讓兩位老師在晚間的“刑辯漫談”給予自由開放的回答,大家坐在一起平等交流,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去。
授課結束后,依然為大家保留社群交流,為大家提供高價值的社交鏈接,只有主動,你就可以認識新朋友與新伙伴。
講師簡介
陳洪兵
國內專注刑法分則研究和講課第一人;
已獨立出版刑法分則專著十部
陳洪兵,國內專注刑法分則研究和講課第一人,清華大學刑法學博士(師從張明楷教授),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客員準教授(師從前田雅英教授),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檢察官學院江蘇分院兼職教授,北京觀韜(南京)律師事務所兼職律師,從事刑法解釋學研究。
自2002年以來,已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CSSCI刊物上130余篇,CLSCI刊物上45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刑事法學》全文轉載30篇,《法學文摘》節選轉載2篇。獨立出版《共犯論思考》《中立行為的幫助》《公共危險犯解釋論與判例研究》《人身犯罪解釋論與判例研究》《財產犯罪之間的界限與競合研究》《貪污賄賂瀆職罪解釋論與判例研究》《中國式的刑法競合問題研究》《刑法分則課》《職務犯罪罪名精釋與案例百選》《刑法常用百罪精解》《財產犯罪罪名精釋與案例百選》《經濟犯罪罪名精釋與案例百選》《人身犯罪罪名精釋與案例百選》《危害公共安全罪罪名精釋與案例百選》等專著1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中國法學會、省社科基金等課題7項。榮獲“2015年度中國人文社科最具影響力青年學者”(法學一級學科全國共10人);連續兩次(2016年、2019年)6年獲得“人大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高產作者、高引用作者”稱號(法學一級學科全國共8人);“法學學科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2017版)“(全國法學一級學科第131名、二級學科刑法學第17名);2015-2017年度連續三年榮獲中國法學創新網CLSCI論文高產作者稱號;2015-2019年度連續五屆榮獲“北大法律信息網十大優秀(影響力)作者”稱號;榮獲高引用作者稱號(2015-2016年發文被2017年引用在法學一級學科全國引用率排名第六);(2006-2018)高校人文社科學者期刊論文排行榜(全國法學一級學科排名第34名,江蘇第2名,全國刑法二級學科排名第12名)。
鄧學平
前資深檢察官
斬獲十余個無罪案例和眾多改判案例
鄧學平,上海權典律師事務所主任,新浪微博2018年度“法治中國影響力人物”,新浪微博2020年度“十大影響力法律大V”,前資深檢察官,律師執業后斬獲十余個無罪案例和眾多改判案例。
代表性案例有: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生雷洋非正常死亡案(全國關注);
張扣扣故意殺人、故意毀壞財物案(全國關注);
連云港藥神案(全國關注,二審大面積改判、減刑);
某外資知名西點品牌公司總經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央視新聞及海量媒體報道,指控法定刑十五年有期徒,法院判決緩刑);
350億跨境開設賭場案(央視《今日說法》報道,指控賭資和非法獲利被砍掉一半);
某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指控法定刑十年以上,檢方撤回起訴并做不起訴處理);
某強奸案(被羈押約兩年,檢方撤回起訴并做不起訴處理);
某尋釁滋事案(兩次發回重審,歷經八年檢方撤回起訴并做不起訴處理);
某征地拆遷被判詐騙案(某省高院再審改判無罪);
某國企總經理近親屬利用影響力受賄案(檢察院不起訴);
某私募基金管理人挪用資金案(二審改判無罪);
某民營企業家行賄、濫用職權案(法院判決濫用職權罪不成立,行賄罪改判為單位行賄罪,指控法定刑為十年以上,判決六個月);
如何報名?
培訓時間:
2025年5月17日—18日(2天1晚)
培訓地點:
中國·廣州
掃碼報名,搶占席位
掃碼咨詢領取1000元優惠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