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張英 通訊員 王玉利 宋丹丹/ 文圖
為深入探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科學奧秘,在第56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4 月 21 日下午,鄭州市中原區(qū)向陽小學特邀河南省首席科普專家、河南省地質(zhì)研究院科研事業(yè)部副主任謝克家博士,為三、四年級師生帶來一場以《生命演化的故事》為主題的精彩科普講座,開啟探索地球生命演化歷程的科學之旅。
從提問開始:學生追問生命演化之謎
“生命最初是如何誕生的?”“為什么植物是綠色的,而哺乳動物大多是色盲?”講座現(xiàn)場,學生們化身“小小科學家”,圍繞地球與生命的演化拋出一個個充滿想象力的問題。謝克家博士以這些問題為切入點,通過生動的圖文和化石案例,從單細胞生物的誕生講到魚類登陸、飛鳥翱翔,層層解析生命演化的壯麗史詩。當提到“眼睛如何進化”時,同學們屏息凝神;當探討“恐龍滅絕之謎”時,現(xiàn)場響起陣陣驚嘆。
講座還特別設置“科學家精神傳承”環(huán)節(jié)。通過觀看中國地質(zhì)學奠基人李四光的紀錄片,學生們深切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以腳步丈量山河,用知識報效祖國”的赤子情懷。李四光先生的事跡激勵著在場的每一位同學,讓他們明白了科學家在推動人類進步方面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
從知識到行動:守護地球成共同誓言
這場講座,不僅是一場地球科學知識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它點燃了孩子們心中對科學的熱愛與向往,讓他們深刻認識到生命演化的神奇與偉大,以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將今天的所學所感轉(zhuǎn)化為實際行動,從節(jié)約一滴水、一度電,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做起,踐行對地球的熱愛與保護。
講座最后,謝博士為大家?guī)砹烁鞣N巖石和礦物標本,講解了它們的來源和特點。同學們被云母、紫水晶等華麗的造型所吸引,紛紛上臺想要認真研究一番。
“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僅是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期待,通過這樣的科普活動,能夠激發(fā)更多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與熱情,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未來,他們將以李四光先生等科學家為榜樣,懷揣科學夢想,努力學習,為守護地球、建設美麗家園貢獻自己的力量。科普進校園,點燃科學夢,相信這些孩子們一定能在科學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書寫屬于他們的輝煌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