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25年疫苗與健康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隆重召開。本屆大會采用線上線下聯動模式,吸引了近三萬名公共衛生管理者、疫苗研發專家及臨床工作者共襄盛舉。
本次大會中,針對全球持續關注的流腦防控議題,大會最新發布了國內首個流腦ACYW母傳抗體研究結果。這一結果不僅為我國流腦防控策略的升級提供了全新視角,更為優化現行免疫規劃提供了關鍵循證依據。
01
國內首個流腦母嬰抗體研究顯示:產婦和新生兒流腦ACYW抗體均處于低水平
一直以來,我國流腦含W和Y群母傳抗體研究處于空白階段。為了填補這一領域空缺,天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率先開展了國內首個流腦ACYW母傳抗體研究。研究結果顯示,產婦和新生兒的四種血清型的抗體均未檢出陽性(試劑盒檢出限濃度≥0.50 μg/ml為檢測陽性,A、C、Y和W群血清抗體≥2μg/ml時抗體有保護作用)。
該結果提示我國產婦和新生兒流腦ACYW抗體水平低。因此,在我國現行的流腦防控策略中,疫苗覆蓋菌群數及類型均有優化空間。基于該研究結果,建議3月齡以上兒童均應盡早通過接種多價流腦疫苗來獲得更全面、更高效的保護。
02
我國流腦流行菌群變遷,多價結合疫苗可升級防控
我國腦膜炎球菌的流行趨勢呈現出菌群多元化與持續變遷的特點1。近期我國流腦報告在局部地區有抬頭跡象,截至2025年2月底,我國的流腦病例已報告46例,死亡3例2,較去年同期明顯升高。且近幾年國內Y群病例報告顯著增多3,4。最新文獻顯示:<1歲嬰兒也是我國流腦發病率最高的人群。在<1歲流腦患者中,約50%的流腦病例發病時年齡<6月齡5。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流腦常規接種僅包含結合疫苗推薦6。鑒于流腦的流行趨勢,更需要多價的結合疫苗來為流腦風險人群“保駕護航”。
03
結合疫苗:可提供更快更強的抗體水平,且保護更持久
流腦疫苗由最初使用的全菌疫苗逐漸發展為更為安全的多糖疫苗,但多糖疫苗的抗原是莢膜多糖,屬于非T細胞依賴性抗原,免疫應答差,無免疫記憶,持久性差,也不能降低人群帶菌率7。
隨著多糖與蛋白結合技術的發展,結合疫苗應運而生。相較之下,結合疫苗的結構更復雜,抗原是莢膜多糖與載體蛋白的結合物,屬于T細胞依賴性抗原。免疫應答更強,能產生免疫記憶,且有效清除帶菌狀態7,8。
舉個例子,多糖疫苗就像一支臨時組建的保安隊伍,雖能應對簡單的病菌侵襲,卻缺乏強大且長期的戰斗力;而結合疫苗宛如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專業軍隊,不僅戰斗力強大,還可以在產生免疫記憶的獨有機制加持下,為機體筑起一道更加堅不可摧的防護屏障。
結合疫苗加強免疫的機制
基礎研究顯示:多糖疫苗的局限性在于再次免疫無法產生加強效果,甚至會消耗人體內留存的記憶性B細胞,導致免疫保護水平減弱9,10;而結合疫苗加強免疫能快速增殖記憶B細胞并生成新的記憶B細胞,無論當前還是未來均能提供更優保護11;國內一項臨床研究證實: 2-3歲兒童接種結合疫苗后,針對A/C/Y/W135四種血清群的抗體幾何平均滴度(GMT)水平全面高于對照組四價多糖疫苗,其中Y/W群產生的抗體水平顯著高于四價多糖疫苗,是其9倍以上12。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結合疫苗可更快地為嬰幼兒和2歲以上的兒童提供更強的抗體水平,保護作用更持久,是預防流腦的更優之選。
04
中國首個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已為百萬兒童提供流腦防護,值得信賴
2021年12月,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首個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曼海欣?)正式獲國家藥監局(CFDA)批準上市。 迄今為止,該疫苗已實現國內百萬兒童的保護,同時超10萬份接種者調研及真實世界AEFI監測數據均證實該產品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在常見疫苗及同類產品中均很低13,14。 這些數字也在真實世界中再次獲得驗證。
據悉,四價結合疫苗在4-6歲的擴齡申請正在審批中,很快即將獲批。期待4~6歲的獲批上市,希望能盡快為更多適齡的中國兒童預防流腦提供更全面更持久的選擇。
05
展望
在此,我們呼吁國內公司研發出更多優質的防控疫苗,為國內兒童提供更優質和全面的保護。同時,我們也應加強流腦的宣傳教育,攜手努力——讓更多的人能充分受益于疫苗,遠離疾病威脅。
參考文獻
1. 周佳佳,李明爽,張倩,等. 1990-2023年中國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病趨勢及主要致病血清群特征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4,45(09):1197-1203.
2. 國家疾控局.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
3. 莫巧茜,陳樂鋒,黃金鳳.茂名市2020年首例Y群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病例調查分析[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24,30(4):73-75.
4. 黃谷孫 , 劉美真 , 柯碧霞 , 等 . 汕頭市首例 ST-1655 型 Y 群流腦的病原學及流行病學分析 [J]. 熱帶醫學雜志 , 2022,22(5):724-726, 731.
5. 林泊儀,周佳佳,李明爽,等.嬰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疾病負擔與疫苗免疫現狀[J/OL].中國預防醫學雜志,1-5[2025-02-2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29.R.20250220.1657.002.html.
6. WHO.WHO recommendations for routine immunization[EB/OL].(2023-03)[2024-02-05].https://cdn.who.int/media/docs/default-source/immunization/immunization_schedules/table_1_feb_2023_english.pdf?sfvrsn=c7de0e97_11&download=true.
7. 龔非力主編. 醫學免疫學(第3版).
8. 徐娟,嚴冬山,徐麗,等.全球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研究進展[J].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24,44(4):304-316.
9. Clutterbuck EA, et al. conjugate and plain polysaccharide vaccines have divergent effects on antigen-specific B cells. J Infect Dis. 2012 May 1;205(9):1408-16.
10. Clarke ET, Williams NA, Findlow J, et al. Polysaccharide-specific memory B cells generated by conjugate vaccines in humans conform to the CD27+IgG+ isotype-switched memory B Cell phenotype and require contact-dependent signals from bystander T cells activated by bacterial proteins to differentiate into plasma cells. J Immunol. 2013 Dec 15;191(12):6071-83.
11. Papadatou I, Tzovara I, Licciardi PV. The Role of Serotype-Specific Immunological Memory in Pneumococcal Vaccination: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Prospects. Vaccines (Basel). 2019 Jan 29;7(1):13.
12. 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CRM197載體)說明書.
13. 中華預防醫學會. 中國腦膜炎球菌疫苗預防接種專家共識(2023年版)[J]. 中國疫苗和免疫, 2023, 29(1): 90-101.
* 此文僅用于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信息,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本文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文中涉及藥物、技術、產品等只做表達所需,不具任何治療建議,具體治療方式請前往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檢查及治療。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非商業用途,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