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閱讀之前,希望您能先點個“關注”。這樣不僅便于您參與討論和分享,還能讓您感受到獨特的互動樂趣,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內容基于權威資料和個人見解撰寫,文中已注明參考文獻及截圖,請您知悉。
最近,特朗普再次打出“對等關稅”的旗號,聯合75個國家針對中國,一場新的貿易爭端似乎已經箭在弦上!
中國商務部明確表態,任何損害中國利益的行為都將受到堅決反制!各國應警惕特朗普的“糖衣炮彈”,切勿因眼前小利而犧牲長遠發展,最終自食惡果。
特朗普的新動作
2025年,全球經濟本就風雨飄搖,中美貿易摩擦又添了一把火。這次特朗普政府揮舞的“對等關稅”大棒,讓75個國家神經緊繃。
所謂“對等關稅”,其實只是個幌子。先是制造緊張氣氛,再拋出90天“暫停期”,看似愿意談判,但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朗普的真正目的是以關稅減免為誘餌,逼迫其他國家聯手打壓中國制造業。
超過75個國家像聞到腥味的鯊魚一樣蜂擁而上,都想從關稅中分一杯羹。越南、日本動作最快,已與美國正式展開談判。印度也準備派團前往華盛頓,商討具體合作細節。
就連一向與美國關系復雜的歐盟,也在轉口貿易問題上做出了妥協,同意加強海關監管合作,實際上是在配合美國限制中國商品進入歐洲市場。
中國的強硬立場
中國商務部對此表明態度:尊重各國通過談判解決與美國貿易問題的權利,但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為了自身利益而損害中國利益。
這番話直接警告那些試圖兩頭獲利的國家,不要心存僥幸。如果損害中國的利益,必將面臨相應的反制措施。
中國還強調,綏靖政策和妥協換不來長久和平。用犧牲他國利益換取關稅豁免,無異于與虎謀皮。中國絕不會接受這種不公平的局面,并將采取同等力度的反制手段。
對于那些想在中美之間玩平衡的國家,中國也敲響了警鐘:可以與美國談,但別把與中國的關系當作籌碼。若為討好特朗普而傷害與中國的關系,后果自負。中國有決心也有能力捍衛自身權益,絕不是說說而已。
各國的選擇
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日本率先與美國展開了首輪談判。
特朗普親自上陣,與日本代表會談50分鐘,隨后美國財長姆努欽加入,三人又談了兩個多小時,最終達成三項共識:盡快簽署協議,本月內啟動第二輪磋商,同時推進部長級和事務級談判。
雖然日本提出希望美國撤回關稅,但美國也在汽車、農業、國防負擔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新任美國駐日大使格拉斯抵達東京后,特別強調美日需要“共同應對中國挑戰”,此言背后意味深長。
即便韓國正處于總統空缺狀態,特朗普也沒有放過機會,直接在社交媒體上喊話首爾盡快談判,還提出“一站式購物”的概念,即希望通過一次談判解決所有問題,包括如何應對中國。
東南亞也成為這場博弈的關鍵戰場。中國領導人訪問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彰顯了中國對該地區的重視。
越南被美國點名為中國商品轉口貿易的主要通道之一。特朗普明確要求越南打擊“貿易欺詐”,越南也承諾加強執法,嚴懲非法更改產地的企業,并與美國共享情報。據說泰國、柬埔寨和馬來西亞也在考慮向美國做出讓步,以換取關稅減免。
特朗普此次策略清晰:分化瓦解,各個擊破。他計劃先集中精力與日本、越南等主要貿易伙伴談判,爭取快速達成雙邊貿易協定,以此為模板穩定美國金融市場,為后續談判樹立典范。
接著,再逼迫英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大部分東南亞國家讓步。
最后,再處理歐盟和其他“硬骨頭”,為與中國的最終關稅談判鋪平道路。
不過,中國并未因此陷入孤立。中國領導人的東南亞三國之行正是為了鞏固戰略伙伴關系,深化合作。東南亞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通過加強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中國能夠有效應對美國的貿易壓力,保障自身的經濟利益。
未來70多天,各國將如何抉擇?這不僅關乎中美兩國的命運,更影響著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
歷史的指針正指向關鍵時刻,而中國將以堅定姿態維護自身權益,絕不屈服于外部壓力。這場多方博弈的結局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信源:美國以關稅手段脅迫其他國家限制對華經貿合作,中國商務部回應華爾街見聞 2025-04-21
信源:剛剛!商務部發聲!證券時報 2025-04-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