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20日至26日是江蘇省愛鳥周,今年的主題是“清除鳥網,密織法網,讓鳥兒自由飛翔”。近日,2025年無錫市愛鳥周在無錫動物園啟動。現場,一只被救助且恢復飛行能力的林雕在孔雀溪被放生,重返藍天。當天,無錫太湖學院藝術專業學生開展寫生,用畫筆定格鳥類的靈動與美麗。
受傷林雕被救助
儀式現場,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林雕在環境清幽的孔雀溪重返藍天。據了解,今年2月初,該林雕落水受傷,無法飛翔,由無錫一廠區工作人員發現并送往無錫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經獸醫檢查發現,林雕一側翅膀受傷,影響其飛行能力,導致其意外落水。
在救護中心,林雕表現出明顯的拒食反應,經過保育員王師傅調整食物和精心照料,后林雕食欲逐漸恢復,精神狀態向好。3月中旬,林雕開始逐步恢復飛行能力,經獸醫全面檢查確認,其體況良好,已符合放飛條件。
據了解,林雕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于中型猛禽,常棲息于海拔1000至2500米的山地常綠闊葉林。林雕喜歡山林環境,常貼著樹冠頂層飛行覓食,是無錫可見的體型最大的猛禽。它的出現是無錫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提升的有力證明。
金剛鸚鵡助陣“鳥科普”
當天,兩只色彩艷麗的金剛鸚鵡作為特約嘉賓亮相愛鳥周現場,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科普志愿者們熱情地向游客普及鳥類知識,為游客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自然科普課。在普法專區,志愿者們還開展了新野保法普法宣講。
作為生態宜居之城,無錫擁有豐富的鳥類資源,據不完全統計,境內野生鳥類近400種。鳥類不僅是藍天下靈動的舞者,更是生態健康的“晴雨表”。而獵捕、交易鳥類等違法行為嚴重破壞生態平衡。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清除鳥網,密織法網,讓鳥兒自由飛翔”,具有現實針對性和生態保護的意義。
當天,無錫太湖學院藝術專業學生在孔雀溪畔開展寫生,志愿者們細致觀察鳥類的形態、羽毛、動作和神態,運用多元繪畫技巧和風格,創作出一幅幅充滿生機的春日鳥類畫卷,用藝術的方式傳遞對鳥類的喜愛與保護之情。
鳥類繁育成績喜人
作為城市動物園,無錫市動物園匯聚眾多珍稀鳥類,不僅是市民觀賞鳥類的絕佳場所,更是鳥類保護和繁育的重要陣地。
作為中國動物園協會白枕鶴保護繁育科研基地,動物園承擔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枕鶴易地保護的重要職責。今年以來,已成功人工孵化5只白枕鶴和1只丹頂鶴,另有22枚鶴蛋正在孵化。此外,在濕地區和天鵝湖內,黑天鵝一家悠然游弋,6枚疣鼻天鵝蛋也在親鳥的孵化下孕育新生命。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陳敏 通訊員 朱浩
(無錫市動物園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