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第四屆中國好手藝展”日前在京開幕,展覽匯集來自全國的110件(套)匠心之作,涵蓋琢玉、雕鐫、金工、髹飾、陶埏、織繡、編結、畫繪等工藝美術門類,生動詮釋了中國好手藝的內涵與價值,展現出新時代中國手工藝傳承創新的新風貌。
“中國好手藝展”秉持“材美、工巧、器韻、時宜”的學術標準,自2017年首屆以來已連續舉辦四屆,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
展覽現場。 主辦方供圖
蘇繡作品《九龍圖》讓人驚艷,作者運用精湛的刺繡技藝,以仿古真絲絹為底,巧妙地融合了平針、亂針以及創新的螺髻針法,通過精細的針法模擬傳統筆墨效果,成功復現了南宋畫家陳容所繪的紙本畫作《九龍圖》。
陶瓷作品《如夢令》以古代詞牌《如夢令》為創作靈感,塑造了三個古代文人形象,并將德化傳統花卉、鳥獸塑作手法融入古代文人賞石、戴花、笑傲林泉的意趣之中,與德化白瓷純凈溫潤的色澤和質感完美融合,體現了創作者立足中國傳統文化語境中尋求德化瓷塑的當代發展之路。
參展作品。 主辦方供圖
作為“中國好手藝展”發起人,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邱春林表示,“材美、工巧、器韻、時宜”的意義在于,現代工藝美術作品不僅要和建筑、環境、陳設等現代居住環境相配合,更要講究工藝與藝術的平衡,不是說一味追求細致就是最好的工巧。在他看來,中國人在所用的器物上都寄托了一種精神內涵,強調器物和人一樣要氣韻生動,要神完氣足,這就是“器韻”。
據悉,展覽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承辦,將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展出至5月18日。(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