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最悲傷的事情,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吧!
離世14天以后,楊奇娜的家人終于到楊淙老家了。
兩家人坐在一起,丈母娘悲痛欲絕,丈夫不停道歉,就連婆婆也難過得說不出話。
然而,唯有一人冷淡異常,他就是楊奇娜的大兒子……
在離世14天以后,遠在阿根廷的楊奇娜的父母,終于帶著大兒子來到了我國。
一下飛機,楊奇娜的丈夫楊淙就跪在地上抱著丈母娘不停的道歉。
誰能想到,一次簡單的出門,兩人就陰陽兩隔了,原因還是因為低血糖。
但凡當時家中有人,楊奇娜可能就不會如此突兀的離世,可是偏偏那時候沒人。
當楊淙回到家推開門看見楊奇娜倒在地上的時候,那種悲痛難過,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
同樣難過的,還有楊奇娜的家人。
楊奇娜嫁到中國已經19年了,這些年不在父母身邊,父母自然也是十分想念。
之前可能是想著離得太遠,坐飛機也要38個小時,再加上機票也不便宜,就很少探親。
而現在,突然的消息卻讓奇娜的家人們不得不來到我國奔喪。
盡管沒有報道,但從楊奇娜的年齡推斷,她的父母少說也有60了。
這樣的年紀卻遭遇這樣的沖擊,對身體造成的損傷,也是十分嚴重的。
可以看到,在下飛機的時候,楊奇娜的母親還坐著輪椅。
可能是身體本來就有問題,也可能是女兒離世帶來的打擊太大,最終讓她坐上了輪椅。
見到丈母娘的第一面,楊淙就撲了過去,跪在地上抱著丈母娘的腿痛哭起來。
期間,還不停的向丈母娘道歉,一句又一句的說著:“媽媽,對不起,我沒照顧好奇娜。”
奇娜媽媽不是一個人來的,帶著奇娜爸爸、大兒子。
大兒子提著行李,奇娜爸爸抱著奇娜媽媽和楊淙,不停的安慰著他們。
白發人送黑發人的這種悲傷,即便是早有預料的人,也難以承受,何況沒有預料。
出了機場以后,楊淙帶著家人回家,一路上看著這些奇娜走過的路,一邊走奇娜媽媽一邊哭。
當走到家門口的時候,奇娜媽媽更是悲痛欲絕。
看著家門在哪里,也不想打開,就好像只要我不開門,奇娜就還在家中一樣。
盡管這只是自欺欺人,可她寧愿欺騙自己,也不愿意承受這一切。
終于,門還是開了,楊媽媽走了出來。
看著奇娜媽媽的樣子,楊媽媽也是不停地鞠躬道歉。
畢竟當年奇娜為了愛情,孤身一人,現在卻因為自家人的失誤,離開了世界。
要知道,在奇娜家人的想法中,她本應該在本地結婚生子。
有家人在身邊也能照顧好奇娜,她們之前一直覺得“中國人靠不住”。
即使是在阿根廷的時候,奇娜的家人對于兩人的感情也是不看好的。
雖然來到我國這么長時間,奇娜表現出來的樣子是快樂的。
但背后是什么樣子,我們誰也不知道。
畢竟從阿根廷來到加拿大,物理上相隔萬里,文化上的差異更是天差地別。
即便是相似的地方,也是很少。
更何況,楊奇娜生活的地方,還是楊淙的老家,一個農村。
之前,長達19年的經歷可能洗清了奇娜家人對于我國的看法。
可現在,奇娜的突然離世,恐怕會讓她的家人們更加后悔,為什么當年不攔著奇娜。
但凡,當時突發低血糖的時候,家中有人,奇娜可能就不會死,可現在已經沒了未來。
走到了屋子里面以后,一家人更是難過的抱在一起痛哭。
或許這些年奇娜的家人對于楊淙的父母沒什么了解。
但是在一起生活19年了,楊淙的父母也是將奇娜當成了自己的家人。
再次看見奇娜的家人的時候,盡管已經難過了很長時間。
但是看著悲痛欲絕的奇娜媽媽,一家人還是抱在一起痛哭起來。
不過就在這悲傷的一家人中,卻有一個身影看起來十分的不和諧,就是奇娜和楊淙的大兒子。
大兒子之前一直在阿根廷上學,和姥姥姥爺生活。
這次回來也是因為母親突然的離世,和姥姥姥爺一起回家奔喪。
或許是難過到了頭,媽媽離世的大兒子,顯得十分淡定。
在機場的時候,楊淙和奇娜媽媽抱在一起痛哭,他提著行李站在一邊。
到了家中也是如此,家人們都哭紅了臉,而他卻一臉淡然的站在那里。
至今,楊奇娜的尸體還停放在殯儀館中沒有火化,也沒有下葬。
之后尸體會待回阿根廷埋葬,還是留在楊淙老家,也是一個未知數。
不管如何,奇娜的突然離世,還是讓人十分心痛!
參考信息源:
[1]官方媒體:阿根廷奇娜 2025-04-20《我的岳父岳母過來了,當我看到他們的時候,我真的真的覺得很對不起他們,對不起奇娜》
[2]官方媒體:瀟湘晨報 2025-04-21《38歲“網紅洋媳婦”楊奇娜離世,父母乘30多小時飛機來華奔喪,丈夫下跪道歉》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