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周一,“阿大蔥油餅”位于石門二路的新店重新開業(yè)。當天,排隊的市民嘗到了第一批熱騰騰的蔥油餅,這也是時隔兩年多之后,“阿大蔥油餅”再次飄香。
本期新聞晨報《上海會客廳》節(jié)目,我們就此前往現(xiàn)場探訪,看看“阿大蔥油餅”試營業(yè)前后的情況。
此前,“阿大蔥油餅”在新店張貼告示,表示將于4月21日進行試營業(yè),4月25日正式營業(yè)。4月20日(周日)下午,記者在結(jié)束上午的采訪工作之后,騎車來到石門二路,看看“阿大蔥油餅”新店面的情況。阿大師傅和兒子小吳兩人正坐在店門口吃中飯,旁邊停著阿大師傅那輛“駕馭”多年的電動殘疾車。原來,父子倆正在為周一的開業(yè)做準備,一直忙到下午才吃飯,店里的幾位年輕伙計也在幫忙。
4月20日下午,阿大師傅和兒子小吳兩人正坐在店門口吃中飯
4月20日晚上,一位路過的市民在看宣傳海報
看到記者在拍攝,小吳表示,店面的宣傳還會有一點變化,晚上六點廣告公司會來張貼新的海報。當天晚上六點半,小吳給記者發(fā)來了新的海報,并表示,第二天早上六點他和父親會到店做開業(yè)準備的。
4月21日上午,記者再次騎車前往石門二路探訪新店開業(yè)情況。還未騎到65號門口,遠遠已經(jīng)看到有不少顧客在石門二路的上街沿排隊。
阿大師傅在接受晨報視頻采訪
阿大師傅一個人篤悠悠坐在店門口的小椅子上,店內(nèi)是兒子小吳和幾個年輕伙計在忙碌。阿大師傅告訴記者,自己是凌晨五點多起來的,六點左右到店,并開始做準備工作,把面團和原材料都弄好,先試做了兩只,后面就交接給店里的年輕人了。
阿大師傅的蔥油餅十元一只,每人限購五只
據(jù)介紹,新店上午七點開門營業(yè),一直營業(yè)到晚上七點。蔥油餅十元一只,每人限購五只。此前,已經(jīng)有市民在社交媒體上曬出阿大師傅前幾天在新店試做的蔥油餅,引得不少網(wǎng)友的“羨慕嫉妒恨”。
記者注意到,上午十點鐘的時候,門口排隊顧客還不是很多,大約十幾個人左右。到了十點半記者離開時,門口排隊的顧客接近二十個人,一直排到旁邊的振鼎雞門口。
門口正在排隊的顧客
當天上午,不少老顧客來看望阿大師傅。一位曾在報社工作的爺叔認為,阿大師傅的氣色比在永嘉路老店時更好了,人看上去也更精神了。
一位阿姨上前和阿大師傅打招呼,這位阿姨告訴記者,阿大師傅剛剛開張時,蔥油餅包裝是用普通塑料紙,而不是現(xiàn)在的紙袋子。后來市民周先生給阿大師傅提了建議,蔥油餅用紙袋包裝更加美觀而且環(huán)保,阿大師傅采納了這個建議,沒想到紙袋包裝受到了顧客歡迎。
四位小紅書博主第一次打卡“阿大蔥油餅”
在門口,記者遇到了四位小紅書博主,他們都是第一次來打卡“阿大蔥油餅”,還與阿大師傅做了簡短的采訪交流。90后博主小林之前在黃河路吃過蔥油餅,她表示,阿大師傅的蔥油餅口感更加酥。其他幾位博主都沒有吃過上海店家做的蔥油餅,一位博主以為蔥油餅是很大的一張餅,像烙餅一樣。
市民殷杰在品嘗阿大師傅的蔥油餅
市民殷杰在上海精釀啤酒圈被稱為“啤酒獵人”,他非常喜愛蔥油餅:“十幾年前就在南昌路吃阿大師傅的蔥油餅了,那時候我正好在淮海路上班,記得當時隊伍就很長,每次走到南昌路看到阿大師傅在做餅就買了吃一只。今天正好看到新店開張了,就特意趕過來排個隊買個餅,重新回味一下以前的味道。”
滬語作家、滬語小說《弄堂》作者胡寶談當天上午騎車去了石門二路,他是從泰興路到奉賢路轉(zhuǎn)彎到石門二路的。據(jù)胡寶談現(xiàn)場觀察,排隊的顧客當中大多數(shù)是上海市民,而在這些上海市民中,又有不少老上海。
上海人對小吃有很強烈的感情。蔥油餅就是上海小吃里比較經(jīng)典的一種。很多上海人歡喜吃蔥油餅,就是想吃出小時候的味道,吃出“鄉(xiāng)愁”。
我個人感覺,這個蔥油餅比較對我路子,不太油。我看見店里除了阿大師傅的兒子,還有起碼六個工作人員,這些人的工資,加上店面租金,是比較大的一塊成本,有點擔心,希望阿大蔥油餅可以持續(xù)發(fā)展。
胡寶談在現(xiàn)場接受晨報視頻采訪
胡寶談打算把阿大蔥油餅的故事寫進新版《弄堂》當中,他覺得阿大蔥油餅應(yīng)該去新開出的步行街,讓更多的中外游客體驗到一些有特色的上海小吃,也可以讓蔥油餅這類傳統(tǒng)手藝更好傳承下去。
4月21日上午,“滬上王記”蔥油餅創(chuàng)始人王永新師傅告訴記者,“滬上王記”已經(jīng)回歸鎮(zhèn)寧路,新店選址鎮(zhèn)寧路434號,計劃4月底試營業(yè),而新店距離老店距離大概一百多米。
王永新師傅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來上海闖蕩,經(jīng)過幾十年的辛勤努力,打造個人IP“滬上王記”,在愚園路、鎮(zhèn)寧路成為網(wǎng)紅蔥油餅。王永新師傅回憶:“我是1991年來到上海,那時候都是路邊攤,就是那個小車子在馬路邊做,在百樂門和附近的和平弄堂也擺攤做過好幾年。”
“滬上王記”蔥油餅回歸鎮(zhèn)寧路
“阿大蔥油餅”的店招設(shè)計
記者注意到,“滬上王記”的店招上標注著“傳統(tǒng)老味道”,而“阿大蔥油餅”店招上“上海味道,匠心傳承”,這或許也是這些經(jīng)營多年的小店憑借一只蔥油餅立足上海的奧秘吧!
市民黃女士是一位美食愛好者,她在品嘗了當天第一批阿大師傅的蔥油餅之后表示:“蔥油餅還是蠻好吃的,不知什么原因,現(xiàn)在很多小吃感覺沒有記憶中的那么香了。”
記者4月21日晚上登錄大眾點評網(wǎng)發(fā)現(xiàn),大眾點評網(wǎng)已經(jīng)收錄了“阿大蔥油餅”信息,商戶分類為快餐簡餐,網(wǎng)友留言18條,目前暫無星級(評分)。一位網(wǎng)友留言,下午2點左右到店目測有30人,等了差不多40分鐘。
各位市民朋友,儂歡喜吃蔥油餅伐?對于市面上的各種蔥油餅,儂有何評論?歡迎留言互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