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是市民的期盼,也是上?;A教育的奮斗目標。今年,上海浦東新區(qū)等10區(qū)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區(qū),上海成為全國首個全域通過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督導評估認定的省份。
周亞明表示,下一步,上海要堅持科學教育質量觀和成長成才觀,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以優(yōu)質公平的基礎教育緩解家長焦慮,防治教育“內卷”,讓教育回歸育人初心,重點落實兩個方面措施:一是促進硬件資源均衡配置。推行全市統(tǒng)一的城鄉(xiāng)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新“五項標準”(校舍建設、教育裝備配置、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教師隊伍配置、生均經費標準),加強學生運動場地和藝術教育資源配置,基本完成學生廁所獨立蹲位改造,基本實現(xiàn)義務教育學校建有至少一個跨學科綜合學習空間,有序提高主要教學樓無障礙電梯配備率,進一步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
二是促進辦學質量優(yōu)質均衡。督促學校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提升品質,對需要政策支持的學校,針對性實施第三輪城鄉(xiāng)學校攜手共進計劃、第二輪公辦初中強校工程;對需要專業(yè)引領的學校,大力開展新優(yōu)質學校建設和學區(qū)集團的共建共享;對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開展高頻度互動的小班化教學改革實驗,促進學校走向小而美、小而優(yōu);對九年一貫制學校,開展全程育人視野下學校高質量辦學探索,發(fā)揮九年一貫制的特有優(yōu)勢,助力學生接續(xù)培養(yǎng)。
針對社會關心的中小學體育課和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周亞明介紹,上海進來系統(tǒng)實施小學“興趣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的中小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積極落實以校內為主落實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的要求,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穩(wěn)步提升。下一階段,上海要督促中小學校統(tǒng)籌用好體育課、活動課、大課間以及課后服務等教育教學活動時間,開設豐富的運動項目,落實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市區(qū)兩級要跨部門建立學校周邊公共體育場館共享機制,打造學校“15分鐘運動圈”,為學校充分開展學生體育運動提供場地空間,同時,指導學校合理規(guī)劃場地使用安排,用好走廊等“角角落落”。還要動員有一定專長或基礎的學科教師經過培訓后,指導體育社團或興趣小組活動、組織體育鍛煉及賽事活動等,形成“教師帶著學生動,導師陪著學生玩”的運動氛圍。從去年秋季學期起,上海開始推行AB制學生午餐,今年已基本實現(xiàn)AB制午餐全覆蓋。周亞明表示,讓孩子們吃得好、吃得飽、吃得安全,上海還將主要開展兩方面工作:一方面,全面啟動午餐選餐。2024年秋季起,在全市中小學校啟動學生午餐AB制選餐工作,要求學校每天午餐(熱食)至少可提供兩種套餐類別供選擇,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提供自選餐和自助餐,通過采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等供餐形式,推動供餐模式改進。此外,通過帶量菜譜公示、陪餐制及學生、家長評價反饋等做法,提升學校供餐服務保障能力。另一方面,守牢食品安全底線。嚴格遵循“四個最嚴”(最嚴謹?shù)臉藴省⒆顕栏竦谋O(jiān)管、最嚴厲的處罰和最嚴肅的問責)要求,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管理。接下來,我們會與市場監(jiān)管、衛(wèi)健等部門強化協(xié)同聯(lián)動,全面落實好“明廚亮灶”、食品原材料溯源、校園膳食監(jiān)督家長委員會等措施,保障中小學校學生餐供餐品質、守牢校園食品安全底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