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張靜姝)近日,遼寧大連的李女士來到銀行,打算取30萬元現金,工作人員詢問取款用途時李女士遮遮掩掩。工作人員感覺情況可疑,以“需要進一步核對”為由拖延時間,并電話通知了民警。民警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及時攔截,避免李女士成為詐騙分子轉移贓款的“工具人”。
李女士來到銀行取錢,工作人員發現異常隨后報警。圖源:遼寧公安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民警趕到銀行后,立即詢問李女士取款用途,發現她有些緊張,閃爍其辭。民警輪番上陣勸說,她終于松口:今年3月中旬,李女士在某互聯網平臺認識了一個自稱“現役軍人”的“朋友”,對方稱自己退役的老班長在香港某商家當總監,能利用公司內部漏洞“投資項目”,穩賺不賠、日入過萬。所以他邀請李女士投資,因定期存款未到期,李女士一直沒行動。
見計劃失敗,騙子又生一計,稱向“戰友”借了30萬投資,而自己在“部隊”不方便,“戰友”將錢轉入李女士賬戶,他請她幫忙取現后交給“線下商家”。
此時,李女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銀行卡已被詐騙分子盯上,用來作為贓款轉移的工具,見30萬元到賬,她立即到銀行幫“朋友”取款,幸好被民警及時攔截。
“大姐,這30萬都是其他詐騙受害人被騙的錢,要是按著對方要求轉出去,你就成了騙子的幫兇……”民警隨即為她介紹了近期通過取現等方式實施電詐洗錢的真實案例,李女士這才恍然大悟。
編輯 彭沖 校對 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