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2025年國際古跡遺址日主題宣傳活動舉行,公布了10項2024年度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并舉辦了授牌與頒獎儀式。東莞南社村古建筑群活化利用項目、虎門醫院舊址活化利用項目等2個項目獲選。
茶山鎮作為5個現場推介單位之一,分享了南社村古建群保護與活化利用工作經驗。南社村古建筑群是珠江三角洲地區保存最為完整、規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近年來南社村以古建筑群為載體,舉辦開燈節、千叟宴、茶文化雅集等傳統活動,形成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樹立起南社村的文旅品牌,滿足公共文化需求,延續文物價值。“政府引領、村企合作、社會力量參與、帶動當地村民創業就業”,活化利用的推動和運營形成了具有示范意義的模式,形成了文化遺產保護與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茶山游園會。
虎門醫院舊址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33年,抗日名將蔣光鼐先生聯合地方鄉紳捐建虎門醫院,是地方最早的綜合醫院。近年來,修繕后的虎門醫院舊址被活化利用,成為虎門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舊址還開辟了閱讀空間作為虎門圖書館公共閱讀場所,通過常態化舉辦展覽、文明夜市以及文化藝術、醫療養生等科普教育講堂為群眾服務,成為虎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和群眾常去的文明實踐陣地。
虎門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據了解,廣東省文物古跡活化利用典型案例推介活動每兩年舉辦1次,旨在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實踐路徑,推廣政策扶持、鼓勵社會參與、發展多樣業態、助力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的經驗。2024年度共有7個地市19個申報項目參評,經材料初審、專家評審論證投票、社會公示,選出10個項目作為年度典型案例。
此次評選尤為突出文物古跡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的發揮,著重體現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深入挖掘城市文物內涵、以合理有效的方式進行展示和利用,凝聚歷史人文魅力、彰顯時代價值,讓文物古跡深入公眾生活。
采寫:南都記者李曉藝 通訊員 莞文廣旅體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