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女生發布的日常守水庫vlog引起不少網友熱議,該女生在視頻中稱,自己為00后,目前在湖南一座水庫工作。對此有網友點贊稱能守得住寂寞,很厲害;也有網友認為水庫工作輕松,很羨慕……
巡庫中的小歐 圖/受訪者提供
相對安靜,但自有樂趣
選擇不同,不羨慕在城區的朋友
4月21日,記者與這位女生取得聯系。據了解,這位女生姓歐,今年21歲,2024年6月畢業后,來到湖南省永州市新田縣的一座水庫工作,目前從事水庫巡查維護以及所在水庫的辦公室工作。“我大學時學的是建筑工程大類中和水利有關的專業,當時報志愿的時候就和家里人一起商量,最初的想法是這份工作比較穩定,工作環境也比較符合我的性格。”在小歐看來,自己是一個喜好靜的人。
小歐所在的水庫 圖/受訪者提供
“去年到這邊,來了以后倒是沒有感到落差,水庫環境很好,自然風光也不錯。我比較喜歡山和水,這邊的工作讓我很舒心,目前覺得能適應。”小歐說。不過,盡管大學時期學的是相關專業,突然離家到相對偏僻的水庫工作,小歐表示一開始父母有些難以接受:“離家15公里左右,家里人開始不是很同意,擔心畢竟是女孩子,跑到很遠的一個水庫工作,會不會有危險。但后來他們看到我也很喜歡這份工作,就逐漸開始支持我了。”小歐表示,自己的工作單位離家有15公里左右,每個月回家的時間并不能保證。“因為需要輪班,三人一班組,但有時候我或同事還需要連續幾天獨自值班。”提到單獨值班的情形,小歐笑稱,剛開始遇到這種情況時,自己有點害怕,但后來“見怪不怪了”。
對于有網友好奇的守水庫日常是否相對枯燥,小歐表示,對于部分年輕人來說,這份工作可能相對有一點安靜,所處位置也有些偏僻,但她樂在其中,并不覺得枯燥:“早上有薄霧,晚上有晚霞,水庫周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景色,我也從中找到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樂趣。”小歐介紹,除了工作,在值班之余的閑暇時間,她還會看書,也喜歡在水庫邊散步、看風景。
“我所在這個單位的駐地是在一個村里,相對來說生活條件還是挺好的。”小歐稱,自己的家位于城區,從小在城區長大,來到這邊工作,看到朋友、身邊人在相對熱鬧的市區,開始確實會有一點點不適應,但慢慢地也理解了。“每個人的選擇不同,他們在城區也發揮著自己的熱量,都是為水利事業出力,都有屬于自己的生活,談不上羨慕。”
不能釣魚,不是上15天休15天
過年也需要值班,并非網友口中的神仙工作
小歐的日常生活Vlog發出后,也引發了網友熱議:“整個魚竿,你的日子是全世界釣魚者的夢想”“空氣清新,還不用受氣,神仙工作”“聽說上15天還能休15天”……對此,小歐表示,并不是這樣。
小歐在工作中 圖/受訪者視頻
“平均一個月能休息八天左右,因為是輪班制,所以沒有節假日一說,有時候過年還得值班。”小歐說。在小歐看來,這份工作需要保持高度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還需要很強的責任心、耐心和細心:“日常工作涉及防洪、供水、水質保護等多重責任,容不得半點疏忽。一般來說,需要從每日七點開始工作,包括巡查大壩、監測水位,發電時檢查設備運行并記錄數據,每個時間段都要去特定的地方檢查設備和水庫情況。”在小歐看來,這也算得上一種特殊的打卡。“比如今天天氣好,測水位相對來說輕松一些,就是例行巡查。但在暴雨、汛期等特殊天氣,或是突發應急情況時,必須24小時待命,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巡查水位、排查隱患、處理問題,確保水庫安全運行和下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日常工作中,也要隨時關注水庫動態,處理各類突發狀況,所以工作時間很難像常規崗位那樣固定規律。”
對于部分網友聲稱守水庫可以隨時釣魚一事,小歐表示,非但自己不能釣魚,還需要勸阻來水庫的釣魚者,這一點在小歐看來很重要。“勸阻釣魚行為不僅是出于安全考量,也是為了保護水庫水質。一方面,水庫水域情況復雜,水下暗流、漩渦以及深淺變化多,且周邊環境可能存在濕滑堤岸等隱患,未經許可釣魚可能會危及個人生命安全。另一方面,釣魚過程中遺留的魚餌、釣具、垃圾等廢棄物,還會對水質造成污染,影響整個水庫生態系統的穩定,甚至威脅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同時也干擾水庫的正常運行管理。日常管理中,我們會進行巡邏,遇到垂釣者主要以勸導教育為主,向他們詳細說明水庫釣魚的危險性、相關規定,以及釣魚行為對水質保護的不良影響。”此外,小歐稱他們也會在水庫周邊顯眼位置設置警示牌,對于不聽勸阻、多次違規的人員,則會聯合當地相關執法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處理。“這都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不僅僅是測量水位這么簡單。不過,絕大多數市民都能理解和配合我們的工作,共同守護生命安全、水質環境和水庫管理秩序。”
工作之外,也愛漂亮愛逛街
守水庫就是守家園
小歐表示,現實生活中,在值班結束,她也會像所有同齡女孩兒一樣愛漂亮,愛逛街,自己目前也很享受這種既能守護水土,也能獲得心靈富足的狀態,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不僅僅是守水庫這樣一份工作。“經常有生態環境保護局的工作人員來采集水樣,檢測周邊環境情況,看到他們來我就覺得自己的擔子更重了。雖然這份工作看起來很小,只是守一座水庫,但我保障的是一方水土,是為守護地球家園盡一份力量。”
小歐的生活照 圖/受訪者提供
談到未來,小歐表示,目前的工資水平可能不算豐厚,但她更看重從這份工作中學到的經驗,這份經歷也讓她成長得更快:“在這邊積累的經驗和技術是一份隱形的財富。”
瀟湘晨報實習記者史繼超
延伸閱讀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前溫州高考理科第一名潘某某考上稅務局公務員。紅星新聞記者從潘某某所工作的街道了解到,目前潘某某還在街道上班,尚未去稅務局報到。潘某某通過溫州瑞安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不想受到打擾,不方便接受采訪。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名校畢業生乃至高考第一名畢業后選擇去基層工作的事件屢見不鮮,也屢屢受到關注和熱議。
對此,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賈義猛向紅星新聞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和發展軌跡,也都有基于自身情況進行選擇的權利,社會應該去尊重和支持這種選擇,不應該過度解讀。
前溫州高考理科第一名考上稅務執法員
目前還在街道辦上班
據澎湃新聞報道,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日前發布公告稱,經過筆試、面試、體檢和考察等程序,確定771人為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擬錄用公務員,予以公示。
其中,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的潘某某引發關注。根據公示信息,潘某某此前在浙江省溫州市瑞安市上望街道辦事處工作,本次擬錄用為國家稅務總局樂清市稅務局一級行政執法員。
據當地媒體報道,潘某某曾拿到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浙江賽區一等獎。2015年高考,他以759分(裸分)的高分,成為溫州市理科高考第一名,并取得浙江省理科成績第二名的佳績,被清華大學的金融與經濟專業錄取。
公開報道顯示,2022年,潘某某已任瑞安市上望街道經發辦主任。上望街道是瑞安城市東擴的腹地,街道地域面積共24.5平方公里,現轄1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3萬余人,外來人口3萬余人。
潘某某所工作街道辦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目前潘某某還在街道辦上班,尚未去稅務局報到。潘某某通過瑞安市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表示,不想受到打擾,不方便接受采訪。
名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并不鮮見
專家:應給予更多尊重和支持
紅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名校畢業生畢業后選擇去基層工作的事件屢見不鮮,也屢屢受到關注和熱議。
據光明網報道,2019年夏天,來自云南宣威貧困山村的林某某因為假期在工地搬磚,并以713分考入清華的勵志故事感動了無數網友,被稱為“搬磚男孩”。2023年6月,從清華本科畢業的他有了新方向——回到云南建設家鄉,入職昆明市東川區委辦公室,從事基層公共服務工作。
“搬磚男孩”林某某清華畢業后回家鄉從事基層公共服務工作(據光明網)
據澎湃新聞報道,2014年,重慶南開中學的胡某在高考中取得了685分的成績,奪得當年重慶高考文科頭名。此后,胡某進入北京大學就讀。2021年,胡某考取重慶市涪陵區公務員。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賈義猛向紅星新聞表示,類似名校畢業的畢業生選擇去基層就業的事件,屢屢受到關注。究其原因,在一般觀念里,高考第一名很優秀,而基層的工作很普通,名校畢業的高考第一名去基層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反差。不過,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和發展軌跡,也都有基于自身情況進行選擇的權利,開放和包容的社會,應該去尊重和支持這種選擇,不應該給予過度解讀和炒作。
賈義猛表示,從學習的角度來說,高考第一名只是代表在高中這一階段的學習成績優秀和基于此進入大學繼續學習深造。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同樣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們要開始從相同的起點繼續求學和進步,學業成績和能力也會出現新的變化。同時,隨著年齡的成長和進入成年期,大學生們的獨立思考和選擇的意識與能力進一步成熟,人生理想和興趣發生調整和改變,也很自然。
賈義猛表示,在開放包容的社會和公平法治的就業環境中,不管是頂著高考第一名還是名校畢業生的光環,年輕人自主選擇去基層工作,去磨礪鍛煉,更是值得尊重和支持的。各行各業的成功人士,許多人都是從基層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不管在哪個崗位上,踏踏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做人,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都是人生自我實現并貢獻社會的好青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