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奧運冠軍 在北京,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邀請奧運冠軍走進校園,或是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又或是聘請其擔任“健康指導校長”,奧運冠軍走進校園,不僅為校園注入了活力,更搭建起專業體育與普通教育的橋梁。他們帶來的科學訓練體系、頑強拼搏精神,正在重塑校園體育生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北京校園里藏著哪些奧運大咖?聽聽他們的奧運故事—— 景山學校邂逅“跳水女王” 4月18日,奧運會冠軍、“跳水女王”郭晶晶到訪北京景山學校。郭晶晶先后參觀校史館、游泳館、體育館等場地,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并受聘為“北京景山學校體育校長”。 郭晶晶走進游泳館觀看金奧游泳隊訓練,并與小、初、高游泳隊隊員交流,激勵隊員們努力訓練,取得更好的成績。 “莎頭”組合受聘“健康指導校長” 在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小學,奧運會乒乓球混雙冠軍王楚欽、孫穎莎走進校園,分享成長故事、闡釋中華體育精神內涵,并向小選手們傳授球技。表演結束后,運動員與學生互贈禮物,“莎頭”組合受聘為中關村第三小學“健康指導校長”。 王楚欽、孫穎莎分享了自己從接觸乒乓球到站上奧運冠軍領獎臺的成長歷程,講述了自己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的堅持與努力,以及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奮斗精神。隨后,王楚欽、孫穎莎來到同學們中間,指導學生進行揮拍練習,并與學生進行顛球、對打互動,展現了高超的球技。 “特派體育老師”李雯雯走進小學校園 在東城區景泰小學,舉重奧運冠軍李雯雯以“特派體育老師”身份講述成長故事、與師生零距離互動,鼓勵學生們找到自己的熱愛并勇敢追夢。 “小時候,我精力充沛,總覺得自己有使不完的勁兒。”李雯雯在宣講中回憶起成長經歷,當時自信滿滿的她竟在體校教練選材時被“拒之門外”,就連父親也調侃她“干啥啥不行”。不服輸的李雯雯并未因此放棄,反而主動爭取試訓機會,也與舉重結下不解之緣。她坦言,肩上的杠鈴不僅沉重,也時常讓她身心疲憊,但她始終堅持:“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舉重運動員,為祖國爭光。”在講述2023年世錦賽右肘受傷后的心路歷程時,她直言:“這不僅讓我感到身體上的痛苦,也讓我一度陷入精神上的迷茫,我的‘大滿貫’夢想也許因此破碎。”正是這次挫折,讓李雯雯學會了如何在逆境中沉淀自己,并找到新的動力。通過科學康復與心理調適,她最終在2024年世界杯上王者歸來,并在巴黎奧運會再次站上最高領獎臺。 奧運冠軍為全區學生開講體育大思政課 在平谷區,巴黎奧運會皮劃艇奧運冠軍徐詩曉、孫夢雅為全區中小學生們帶來了難忘的體育大思政課,分享各自的成長故事和奪冠背后的艱辛歷程。 徐詩曉講述了自己從默默無聞到站上世界舞臺的心路歷程,在得知東京奧運會首次將女子劃艇列為正式競賽項目后,她毅然放棄穩定工作,重返賽場并成功蟬聯兩屆奧運會冠軍。孫夢雅分享了運動賽場上令人難忘的故事,闡釋團隊合作的力量,正是因為二人彼此信任,共同進退,這份默契幫助她們站上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 轉載請注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xdjyb18@126.com,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來源:首都教育 中國體育報 編輯:韓沖 校對:姜思瑤 審核: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