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徐潤杰 通訊員 梁玉鵬
在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楊家山里深處,藏著世外桃源般的后石溝村。這里三面環山、一面臨水,齊長城遺址在山巔蜿蜒,60年樹齡的老茶園吐露新芽,清新的空氣和優美的自然風光令人心曠神怡。2021年,隨著在此取景的當代農村劇《溫暖的味道》熱播,這個僅有76戶人家的小山村一夜之間走進大眾視野,從此踏上了從“影視取景地”到“鄉村振興標桿樣板”的華麗蛻變之路。
抓住影視流量
小鄉村迎來發展大機遇
2019年9月,電視劇《溫暖的味道》在后石溝村開機拍攝。此時,后石溝村的村民怎么也想不到,這部以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電視劇會徹底改變村子的命運。劇中,靳東飾演的第一書記孫光明帶領村民脫貧致富的劇情引發觀眾強烈共鳴,而劇中秀美的山水風光、質樸的農家院落、充滿生活氣息的鄉村場景,更是讓觀眾對后石溝村心生向往。
“電視劇開播那陣子,每天都有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村口的小路擠滿了車輛。”今年74歲的村民楊秀美說,“我還在劇里當了一回群眾演員,活了這么大年紀,沒想到能在電視劇里看到自己。”
《溫暖的味道》熱播讓后石溝村火“出圈”,游客們沿著劇中人物的足跡,在“孫光明宿舍”前合影,在“陽光超市”駐足,在青山綠水間追尋熒屏里的溫暖故事。然而,基礎設施薄弱、服務配套不足等問題逐漸顯現,狹窄的村路難以讓車輛順暢通行,缺乏像樣的餐飲住宿設施使得大量游客選擇“一日游”。“游客來了卻留不住,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石溝村黨支部書記劉芳說,借著鄉村振興的東風,鐵山街道和村“兩委”決定抓住影視流量機遇,將后石溝村打造成集影視文旅、生態體驗、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全域改造升級
讓游客品味“溫暖的味道”
2024年初,一場涵蓋基礎設施、產業配套、生態提升的全域改造工程在后石溝村拉開帷幕。村里投入資金,對道路、水電、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進行全面升級。原本坑洼的土路變成了寬闊的柏油路,村里的水泥路也升級成了青石板路,道路兩邊安裝了仿古中式路燈,污水管網接入每家每戶,垃圾分類設施一應俱全。
如今,一進村,一座充滿現代感的咖啡店就映入眼簾,這里正是《溫暖的味道》劇中“陽光超市”的原型,它已變為“印象后石溝”咖啡店。“我們在這里保留了劇中超市的元素,同時融入現代餐飲功能。”負責運營“印象后石溝”咖啡店的劉家銘介紹,店內不僅提供現磨咖啡、特色甜點,還設立了農特產品專區,山雞蛋、櫻桃啤酒、杏酒等楊家山里農特產品整齊陳列,方便游客把“鄉村味道”帶回家。
穿過“印象后石溝”咖啡店繼續往村里走,一座紅磚壘砌的院落正在緊張施工,此處是劇中靳東飾演的孫光明居住的“食材花園”。這里按照劇中場景復原并升級,將打造成特色吊爐火鍋體驗館。“我們通過改造提升,讓游客可以在劇中場景里品味‘溫暖的味道’。”劉芳說,除了吊爐火鍋,院子還將開設季節性燒烤區,讓游客一年四季都能品嘗到鄉村美味。
打造全新業態
校地融合激活特色資源
在“食材花園”對面,一座古色古香的傳統院落即將被改造成“后石溝茶空間”。這里是《溫暖的味道》劇中“老宅”的取景地,如今依托村里60年歷史的16畝老茶園,即將變成鄉村茶文化體驗好去處。
“我們與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專家教授對我們的茶葉進行了采樣化驗,結果顯示茶葉品質非常高。學院將與我們合作開發‘印象茉莉’特色茶品牌,同時引入茶藝專業學生開展茶藝表演。”劉芳說,“茶空間不僅是游客品茶、購茶的場所,更是村民的公共活動空間。未來,村民們可以隨時來這里免費喝茶、聊天。”
在后石溝村的制高點,一組造型獨特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這就是已經建設完成的天文科普社區,這里擁有天文科普館、天象演示館和天文觀測區三大功能區。
走進天文科普館,三層展廳里陳列著各種航天器模型、天體運動演示裝置;天象演示館的穹頂屏幕能營造沉浸式觀星體驗;天文觀測區配備多架專業望遠鏡,游客可以在這里仰望銀河、觀測星空。“我們利用后石溝村光污染小、視野開闊的優勢,打造‘星空經濟’,入住民宿的游客可以免費參加天文科普活動。”劉芳介紹,該項目將打造科普教育和研學旅行的熱門目的地,將成為吸引青少年和家庭游客的新亮點。
開發旅游線路
打造獨特的鄉村文旅IP
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和特色項目的落地,后石溝村的產業業態日益豐富。除了上述重點項目,村里還改造了10余間民宿,其中5間將于今年“五一”期間試運營。這些民宿以“溫暖的味道”為主題,保留了農家院落的原始風貌,同時配備現代化設施,讓游客在體驗鄉村生活的同時享受舒適的住宿體驗。
在后石溝村西北角的空地上,汽車露營地已經建設完成,未來將提供房車租賃、露營裝備出租、戶外燒烤等服務,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我們還計劃開發‘影視探秘游’‘茶園體驗游’‘星空觀測游’等多條旅游線路,讓游客來了有得玩、玩得好、住得下。”鐵山街道相關負責人稱。
產業的發展不僅帶活了村集體經濟,更惠及了當地村民。“現在村里環境好了,工作機會多了,年輕人也愿意回來了。”劉芳說,目前已有多名外出務工村民返鄉創業,開起了農家樂。
在后石溝村的蛻變過程中,始終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村里保留了90%的森林覆蓋率,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達19700個/立方厘米,通過對河道進行生態治理,打造了“溪流穿村、綠樹成蔭”的景觀。“我們不僅要讓村子‘美起來’,還要讓文化‘活起來’。”劉芳說,下一步,村里將策劃舉辦“鄉村電影節”“茶文化節”“星空露營節”等活動,將影視文化、茶文化、天文科普與傳統民俗相結合,形成獨特的鄉村文旅IP。
如今的后石溝村,已從一個偏遠小山村變身為“山東省美麗鄉村示范村”“青島市鄉村旅游特色村”,20余個影視劇組前來取景拍攝,成為西海岸新區鄉村振興的最美縮影。
聯動周邊村莊
打造鄉村振興“長紅”樣本
“影視帶來的流量是機遇,但要實現長遠發展,必須打造可持續的產業生態。”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員葛寶華表示,下一步,街道將加大對后石溝村的扶持力度,推動天文科普社區與研學旅行、親子旅游深度融合,建設鄉村振興培訓基地,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參與村莊發展。
同時,村里計劃與周邊的楊家山里片區其他村莊聯動發展,整合“紅色文化、綠色生態、影視文旅”資源,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我們希望通過‘影視+’‘文旅+’‘科普+’的多元融合,讓后石溝村不僅成為‘網紅打卡地’,更成為鄉村振興的‘長紅’樣本。”劉芳說,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后石溝村正以影視為筆、生態為墨,奮力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從一部電視劇的取景地,到全國知名的影視文旅村落,后石溝村的蝶變見證了“影視賦能鄉村振興”的無限潛力。在這里,綠水青山既是“聚寶盆”,也是“會客廳”;影視文化既是“引流器”,更是“催化劑”。當文化與生態共鳴、產業與鄉村共振,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新農村,正向著更加廣闊的未來大步邁進。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