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內可循環包裝領域的龍頭企業喜悅智行(301198.SZ)交出了上市以來的首份虧損成績單。而這主要來源于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價格下滑,以及對長庫齡存貨的減值計提。
進入2025年,上述負面因素依然在影響公司的業績。2025Q1,喜悅智行的營收雖然微增,但不斷創新低的毛利率加速了公司的虧損,扣非凈利潤更是下滑達153.05%。
來源:choice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未來的經營計劃,喜悅智行在2024年的年報中基本復制了2022年和2023年的內容。按照這樣的計劃,喜悅智行接下來或很難“喜悅”。
凈利潤三連降并由盈轉虧
年報顯示,2024年,喜悅智行實現營業總收入3.66億元,同比下降9.14%;歸母凈利潤-1200萬元,同比大幅下降132.77%;扣非凈利潤-1556.43萬元,同比下降149.93%。根據公司此前披露的業績預告來看,虧損數據也基本貼著最大數額。
從數據上看,喜悅智行的銷售毛利率為15.30%,相比去年同期26.34%的銷售毛利率降幅達41.91%。
目前,喜悅智行的主營業務為提供可循環包裝整體解決方案,主要服務于汽車、家電、果蔬生鮮等行業。
從細分業務來看,占公司業務10.33%的物流供應鏈服務業務的毛利率已經跌至負數,為-6.24%,同比下滑30.87%;而占公司近6成的汽車制造行業業務的毛利率也僅為7.33%,同比下滑14.84%。
高毛利率的家電制造業務成為公司2024年發展的亮點,營收同比增長22.56%,營收占比也升至2.41%,但該業務毛利率也在下滑。
對于虧損原因,公司方面指出,“因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產品價格承壓,同時公司募投項目投產,固定成本有所增長,公司毛利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對本期凈利潤影響較大。”同時,喜悅智行對長庫齡存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也對當期凈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而上述原因正在持續侵蝕公司的利潤。
根據喜悅智行同期披露的一季報數據,雖然公司在2025年前三個月完成營業總收入9366.74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10%,但凈利潤為-285.24萬,較去年同期下滑129.74%,上年同期盈利958.96萬元;扣非凈利潤虧損432.21萬元,上年同期盈利814.67萬元。
更加值得關注的是,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已經跌至12.14%,為公司上市以來的最低。
來源:choice
反轉難見曙光
2023年年報中,公司對于行業規模的描述引用了中國包裝聯合會2023年的數據,“隨著物流體系中可共享使用的可循環包裝供應鏈的成熟,可循環塑料包裝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點,環保可循環塑料包裝材料的可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大。”
但2024年公司并未享受到上述行業帶來的增長,反而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滑,并且由盈轉虧。
諷刺的是,2024年公司的財報依然引用上述2023年的行業數據,并再次強調,“可循環塑料包裝行業將迎來新的增長點,環保可循環塑料包裝材料的可應用領域將進一步擴大。”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公司也還沒能享受到行業增長帶來的紅利。
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是喜悅智行在2023年和2024年年報中反復提及的另外一個市場增長點。但從披露的財報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并未轉化為公司業績的增長動力。而從目前如火如荼的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來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公司的利潤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盡管如此,公司依然需要新能源汽車制造帶來的業務。2025年2月14日,喜悅智行主動披露與某新能源電池公司簽訂了《循環包材租賃合同》,合同總金額約為9171.39萬元。這一單量約等于2024年公司營收的25%。
業績的不斷下滑,自然會引來投資者對于公司未來發展的關注。
對于未來的發展,喜悅智行在2024年的年報中給出了包括“市場營銷及開拓計劃”“技術研發計劃”“生產制造水平提升計劃”“企業文化及人力資源計劃”4個方面的經營計劃。
有意思的是,這4個方面的經營計劃內容和2022年及2023年喜悅智行公司年報披露的內容如出一轍。也就是說,正是依靠連續3年一樣的經營計劃,公司的業績一步步下滑,直至2024年陷入虧損的境地。
再回到2024年年報,對比2023年年報中的經營計劃發現,4大計劃或和2024公司最后落地的情況大相徑庭。
比如,公司在“市場營銷及開拓計劃”中指出要“公司將在原有市場領域優勢的基礎上持續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加強品牌建設、加大市場開拓力度”,但是2024年喜悅智行在銷售費用上的投入約為2285萬元,同比還下降了4.21%。
而公司在“技術研發計劃”中指出要“積極研發符合不同行業客戶需求的產品,探索更加優化的工藝技術標準,從而增強公司在可循環包裝行業的產品技術優勢”。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喜悅智行2024年在研發上的投入約為1068萬元,同比下降13.34%;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92%,相比去年同期下降0.14%。
即便如此,2024年公司依然沿用了2022年至今都未變的經營計劃。這是公司戰略部門的“偷懶”,還是公司真的堅信4大計劃能夠幫助公司業績翻身,不得而知。
但從2025年第一季度的數據看來,4大計劃還未出現反轉的曙光,而這也讓公司未來的業績充滿不確定性。(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曹晟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