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綠營罷免、司法兩大刀步步進逼,臺北市長蔣萬安日前拋出“倒閣”說,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暫不跟進,全力號召民眾4月26日上凱道。國民黨人士直言,無論“倒閣”或4月26日的凱道游行,政治實務上沒有“真效果”,但兩者最重要的功能,是重新凝聚起支持者渙散的士氣,撐到罷免投票那一天,讓賴清德提前跛腳,這才是國民黨最重要的核心目標。
國民黨人士直言,蔣萬安提的“倒閣”,其實命中國民黨的“軟肋”,也就是國民黨偏重“打安全牌”的政黨性格。因為黨內沒有被罷免的區域與不分區“立委”占多數,去年千辛萬苦才選上“立委”,拿到立法機構多數,被民進黨的大罷免一攪和就要重來,無論如何,內心都不太能接受,光這一點,國民黨就會出現矛盾。
國民黨人士說,即便不論國民黨內的矛盾,就政治運作與實務來說,“倒閣”也是“操之在人”,國民黨只能處于被動。第一,沒有民眾黨支持,在野無法過半,但解散重選,民眾黨可能“團滅”。第二,就算“倒閣”成功,解散“立院”的權力還是在賴清德手里,只要賴清德算盤打一打,認為罷免比較劃算,只是換掉一個無能的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換行政部門副手鄭麗君上場,“倒閣”等于白忙一場。
另一名藍營人士感嘆,黨中央對“倒閣”主張態度保留,除了最關鍵的民眾黨外,主要考量黨內其他區域“立委”、不分區以及若立法機構真全面改選,國民黨和民眾黨能否再取得過半優勢,結果難以評估。以黨的大局為重下,難以做出“倒閣”決定,“國民黨永遠因為怕輸 ,所以就事事處于被動,永遠都是輸家”。
因此,此時拋出“倒閣”或許非最佳時機點,效果如何有待討論。過去行政部門負責人卓榮泰多次“挑釁”藍營未成,代表黨內對“倒閣”一事有相當的意見分歧,更不用說還有虎視眈眈的綠營在等著國民黨如何做決定。
至于蔣萬安為何突拋出“倒閣”,國民黨人士分析,對蔣萬安來說,提“倒閣”是有利無害的舉動,因為蔣不是黨主席或黨團總召,不必負成敗責任,但是提出“倒閣”后,藍營基層士氣大振,一掃“群龍無首”的恐慌,這一把,蔣既拿到“下一個藍軍共主”的門票,也凸顯出朱立倫、臺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等藍營領導階層的顧慮太多,兩相對照,高下立判。
國民黨人士認為,“倒閣”案在現實政治運作幾乎不可能成,但蔣萬安經此一役,在藍營支持者心中已“定于一尊”,這是藍營內部重大版圖變化。接下來就看蔣萬安怎么做,是淺試水溫,還是決心提早擔起藍營下一個領導人的重任。如果蔣萬安后續沒動作,也許就要再觀察,但一旦蔣決定直接選黨主席,國民黨將提前全面世代交替。
一位政治人物要在政壇活躍,要隨著大環境不斷做改變,必然要對很多議題做出選擇。但這每一個選擇都伴隨一定的風險,能不能承受住外界的質疑、接著尋求突破,是蔣萬安能否邁進到下階段的關鍵。
另外,有藍營民代不滿朱立倫把動員能量放在4月26日,擔憂一周后“氣都散了”,且至今尚未下達動員令,大家無所適從。也有部分藍委興致缺缺,私下說“與其上凱道,不如回選區固樁。”一位藍營幕僚緩頰,朱立倫和黨中央近日徹夜守護國民黨臺北市黨部主委黃呂錦茹,請給他們一點時間討論與規劃后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