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關稅已經到了加無可加的程度,中美之間的“關稅戰”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耐力比拼。由于關稅已經加到了幾乎無法進行正常貿易的程度,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堅持得更久而不垮,那么誰就有可能贏得“關稅戰”的最后勝利。目前看來我們這邊依然風輕云淡,但美國已經有點撐不住了。
(外媒報道:北京說中國的稀土歸國家所有)
客觀上說,美國市場對于我們而言也還是有重要的意義,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總額為5246.56億美元,占中國GDP的比例約為2.83%,而對美出口額則占我國全部對外出口額的大約14%。如果中美完全“硬脫鉤”,那么無疑對我們的產業有影響,但遠不至于動搖我們的經濟局面。而且,和美國相比,我們所能夠使用的手段可以說就多種多樣了。例如,我國商務部最近就發布消息,宣布禁止向美國出口稀土元素,這對美國可以說是一次“釜底抽薪”的打擊。
(中國不是全球唯一一個有稀土礦的國家,但卻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夠精煉稀土元素的國家)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都知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但事實上我們在整個稀土產業鏈上已經占據了壟斷地位,因為我們早就不是簡單的出口稀土礦,而是建立了全球唯一的稀土冶煉加工產業鏈,換句話說,現在是其他國家開采了稀土礦后,必須賣到中國來,由中國負責將礦石精煉成為各種稀土族元素后,再由各國自己買回去使用。2024年中國的稀土精煉和出口產業,占全球稀土出口量的92%,中國在稀土產業方面已經處于絕對壟斷地位。
(稀土元素)
稀土族元素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叫“工業維生素”,也就是說,稀土族元素雖然數量稀少,但往往只需要加一點點,就能大幅改善材料的性能。以當前的軍工領域而言,從單兵使用的紅外夜視儀,到排水量幾萬噸的戰略核潛艇,從格斗導彈上的紅外導引頭,到太空中的大型偵察衛星,都需要大量稀土族元素,才能生產。以我們很熟悉的美國F-35戰斗機為例,要生產一架F-35戰斗機,必須投入400多公斤的稀土元素,如果失去了稀土族元素,那就不僅僅是武器裝備性能下降的問題,而是根本就生產不出來的問題!而我國對美國動用了“稀土”這個王牌,其對美國的打擊水平,要遠遠超過簡單的加關稅。
(美國每生產一架F-35戰斗機,就需要消耗400多公斤稀土元素)
當然美國也明白稀土的重要性,但是即便現在開始重新投資建立自己的稀土供應產業鏈,也有諸多問題:先不說美國現在配套的電力、交通、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等等方面出現的斷代問題,單純是建設一座大型的稀土精煉廠,在圖紙資金全部到位的情況下,沒有個七八年也根本不可能投產, 七八年之后美國這個國家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那么,重建稀土產業鏈遠水不解近渴,而美國現在又迫切需要稀土,那怎么辦?這一次特朗普祭出了美國人的傳統藝能——走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