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坊
從音響震樓到播放《大悲咒》,噪音擾民的方式花樣不斷翻新,噪音源再升級真人“輸出”。
最近,浦東新區蓮中路250弄的居民通過"新聞坊同心服務平臺"求助稱,小區11號樓有位九旬老人每天凌晨五六點就開始對著窗外喊叫,已經持續了兩年多。
張女士2年前搬到小區后發現,對面11號樓有一位九旬老太,每天早上四五點開始,就會不定時朝著窗外叫罵三、四次,每次一個半小時,中氣十足。
張女士 居民:
聲音非常大,我們的樓洞就像一個回音器一樣,一旦擴音就非常可怕。特別是到凌晨左右,她是5點左右喊,我們都會被喊醒。她表達的是一些比較本地化的罵人臟話,說偷她東西,別人不尊老愛幼這種話語都會有。這可能是她宣泄的情緒,持續性比較長,聲音比較尖銳,很刺耳的。
居民吐槽每天被老人“罵醒”
考慮到老人年事已高,鄰居們起初都抱著寬容的態度。但每天4、5點就被“罵醒”,這也讓大家不堪忍受。
蔡老伯 居民:
我和兒子就住在老人面對的一樓二樓,去年我心臟出問題也動了手術,她每天早上真的把我們吵得沒法休息,附近這幾幢樓的居民都受到了影響。
蔡老伯稱被吵得無法休息
有的居民就選擇用錄音回擊
試圖用"魔法打敗魔法"
張女士 居民:
有人被老太吵得太厲害,就自己錄個音,把“電音”還回去,這樣的互相對罵造成了小區變得更吵。
坊記從屬地居委了解到,這位老太太已是94歲高齡,有兩個兒子,雖然自己獨居,但大兒子就住在老人隔壁。
坊記嘗試聯系老人的大兒子,不過對方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可去居委處了解情況。
圖為涉事的樓棟
居委工作人員稱,老人已在小區內居住了20多年,5年前老愛人突然去世,2年前開始有此癥狀。起初大家懷疑老人發生了腦部病變,不過社工與其對話,老人語言邏輯清楚,且平日生活也能自理,最近的一份體檢報告也證實了老人并無精神問題。
此外,老人的兩位兒子也已是七旬老人,照顧母親也日漸力不從心,且有自己的老年生活。
錢春暉 北蔡鎮蓮中居民區塊長:
大兒子也是70多歲了,現在的老年人生活也比較豐富多彩,他平時也會出去旅游,下午的時候會出去打麻將,所以早上或者下午發生這種情況。
雖然兒子們也曾考慮讓母親去條件更好的養老院居住,但母親始終不愿意。
老人此前不愿去養老院生活
經居委持續觀察,發現老人很可能是通過喊叫來引起關注、宣泄情緒,從而排除內心的失落。
錢春暉 北蔡鎮蓮中居民區塊長:
我們會盡量建議她走出家門,參加社區的活動,來宣泄自己的情緒。像重陽節我會上門送重陽糕的時候我會和阿姨進行攀談,也會關心她的生活,同時也會告訴她不要去做這種事情,還會把她領下樓讓她去門口坐一會兒,和老伙伴聊聊天。
好在,好消息傳來,老人的兒子帶母親前往多家養老院實地體驗,看到有老伙伴共同入住,老人最終打消了顧慮,于上周五順利入住養老院。
記者|李仕婧、朱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