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史學家克羅齊曾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代與歷史一脈相承,許多當代社會所發生的現象,其實在古代社會早已存在。某種程度上,讀歷史,就是讀現實。
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王家范在《中國歷史通論》中,總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六個特征。這六個特征影響深遠,有的至今仍未消失,啟人深思:
1-中國文明早熟
從農業、工商業、城市,以及集權體制等社會要素而論,中國都顯示出較之世界其他民族早熟。可惜,“早熟的孩子長不大”,注定了中國的現代社會轉型要經歷漫長的難產期。
2-農業產權模糊
中國歷史上,沒有純粹的、能不受任何意志干預、由所有者自由處置、轉讓與買賣的土地私有制,缺乏健全發育的法制保障。
3-一切都看關系
家長制為核心的血緣關系,始終是最具原生性的人際互動模板。進入文明之初,血緣紐帶沒有被打破,可能是一個癥結所在。
4-個人崇拜泛濫
由圣君英主扭轉乾坤、開出新天地的夢一再重現,一再幻滅,又一再復活,難有夢醒時分。
5-政治大包大攬
中國古代政治是居高臨下,包容并支配著經濟和文化,造成了所謂“政治一體化”的特殊結構類型。一切都被政治化,一切都以政治為轉移。
6-沒有異見分子
古代知識精英與社會的關系,常常呈現出兩種極端的走向:要么緊密地與政治實體粘連在一起,轉化為社會統治;要么消極遁世隱居,逃避政治,沉醉于孤芳自賞的藝術意境之中,脫離社會和民眾。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中國傳統社會的六個特征,不只是古代人必須面對的冷冰現實,有的也是現代人不得不繼續應對的頑疾。而若要看透今日社會里的種種問題之根源,則不可不知中國社會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