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和中國達成合作后居然還倒打一耙。
明明今年3月份都已經收到中國石油訂單,加拿大總理卻在會議上發言宣稱中國是“最大的威脅”。
這句充滿火藥味的表態發酵還沒過去多久,加拿大就帶著石油來找中國做生意。
嘴上打冷戰,身體卻很誠實的往中國送資源。
卡尼都已經被特朗普卡著脖子了,為什么還要一邊和中國合作一邊詆毀中國?
這個一向強調“價值觀外交”的國家,在全世界面前上演了這出“嘴硬心軟”的大戲。
卡尼這位新總理,上任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沖著中國喊話,關稅、調查、政策封鎖,動作不斷。
他在北約場合說“中國接近北極”,在國會質疑中資企業的“戰略威脅”,種種表態都在秀“強硬”。
問題來了,加拿大真有底氣一直硬下去嗎?
國內的能源產業就不答應了。
要知道,加拿大西部阿爾伯塔省那片油砂地帶,一年要靠出口維持幾百億加元的產值。
以前靠美國,但現在美國自給自足,買得少了。
歐洲那邊,成本高、路線遠,也靠不住。
結果呢?回頭一看,中國還是那個穩穩的大客戶,買得多,給得快,付得爽。
加拿大的石油公司也很清楚誰是“真金白銀”的買家。
2024年,加拿大西海岸新擴建的跨山管道一開通,中國就迅速成了最大客戶。
原本打算出口到美國、日韓的石油,現在有一半直接流進了中國的港口。
榮盛石化、浙江石油,這些中國能源巨頭,成為了加拿大原油最穩定的買家。
卡尼嘴上喊著要“脫鉤”,可到了經濟賬這一層,他也得低頭。
石油工人不關心中美博弈,他們只關心這口飯還能不能吃得上。
而且這事兒不光是石油,加拿大的農產品、水產、礦石、林木,哪一個不是靠著出口撐著產業鏈?
一邊喊制裁,一邊等中國下單,卡尼其實不是“分裂”,而是在夾縫里找活路。
可這也正是尷尬的地方,你不想依賴中國,卻又離不開中國。
你嘴上喊抗美,卻連F-35戰機都還得照單全收。
這就是加拿大當下最真實的矛盾。
這幾年,加拿大人其實心里憋著不少氣。
一邊是中國迅速崛起,讓他們既警惕又羨慕。
一邊是美國在特朗普領導下屢屢對加拿大“下狠手”:鋼鋁加稅、外交羞辱、貿易重壓。
最狠的一句,還得是特朗普那句:“讓加拿大變成我們第51個州。”
這話傳出來的時候,加拿大國內炸鍋了。
一邊要擺脫美國控制,一邊又無法和中國真正“和解”。
于是這種對美反感、對中警惕的情緒,就卡在了政策之間,上下為難。
有人說卡尼是在玩平衡術,其實說得再細點,他是在走鋼絲。
上面是民意的怒火,下面是經濟的漩渦,他得兩頭顧著,不然隨時掉下去。
更有意思的是,加拿大政客這一套“反華換選票、親美求好處”的操作,不止是對著中國表演,也是在向美國“秀忠誠”。
尤其在特朗普屢次放話要加征關稅、連“第51個州”的梗都拋出來之后,加拿大明顯有些慌了。
為了自保,只能選擇緊跟美國步調,在對華議題上表現得比誰都“積極”。
這種表忠心的方式很熟悉,套路說不上新鮮,但操作起來還是那句老話。
自損一千、傷人八百。
嘴上說要對抗中國,實際卻要靠中國買你的油。
生意不能停,態度要強硬,兩頭討好,看起來是高明,實則根本經不起推敲。
在外交上玩雙面人,只會讓別人看清一個國家的短視。
你可以不喜歡中國的制度,可以和中國在某些事務上意見不同,但既想拿中國的錢,又想當“對抗中國”的先鋒,這種操作能維持多久?
如果把地緣政治比作一張巨大的蛛網,加拿大就是那只被困在中間、掙不脫也跳不出的小蜘蛛。
從經濟上講,它早已和中國深度綁定。
礦產、能源、農產品,大量都靠對華出口。
從政治上講,它又必須緊跟美國步調,不然連北約、五眼聯盟的“座位”都保不住。
這就是加拿大的尷尬處境。
卡尼這幾年拼命想走出一條“自主外交”路線,既不能被美國捏住脖子,也不想徹底倒向中國。
他想推動北極開發,要拉攏美國又得防著俄羅斯。
想保護本國高科技產業,又怕中國在稀土、材料上翻臉。
結果搞來搞去,只搞得一團亂。
外面是超級大國的博弈,里面是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
阿爾伯塔想賺錢,安大略想封鎖。
東海岸想多賣龍蝦,渥太華卻還在研究對中政策白皮書。
嘴里念著和平,心里惦記鈔票,手上還在畫紅線。
卡尼當然知道,中國不是敵人,是客戶。
可他也知道,要在西方陣營里站穩腳跟,就不能“對中國太軟”。
于是他玩起了“兩面派”:一邊打嘴仗穩住國內輿論,一邊簽合同保證出口不出問題。
中國那邊也不是一味配合。
你加關稅,我加得更狠;你停合作,我就轉頭找澳洲、拉美。
可偏偏,中國買得起,加拿大又不得不賣。
這個局面誰都嘴硬,誰都不想先低頭,但誰也離不開誰。
這場“互看不順眼又分不開”的關系,可能遠比想象中更耐打。
嘴上怎么說不重要,民眾只看你出口穩不穩?工人有沒有活干?國家是不是還賺錢?
答案擺在那兒了。
中國的錢,加拿大還得掙。
財聯社2025-03-13絕不做美國第51個州!近半加拿大人轉而支持加入歐盟
央視新聞2025-02-15被美頻頻羞辱的加拿大,恬不知恥地打“中國牌”向美國乞憐!
中華網2025-04-20加總理卡尼渲染“中國威脅”稱將繞過中國合作 選舉策略下的反華言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