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正值政權交替之際,天下戰亂四起、民不聊生,普通老百姓無法維持現有的生活,唯一的出路便是參軍報國,以軍功換取更好的社會地位。在戰場上,無數青年俊才與敵人拼殺只為換來美好的生活,可真正能成為橫刀立馬的將領的人只有寥寥數幾,能夠讓自己的名號流傳千古也極為少見,馮國璋便是其中之一。
身為民國時期的軍閥,馮國璋曾經在中華大地上割據一方,靠著過硬的軍事能力為子孫打下了雄厚的基業。
可惜馮家子孫并沒有他那樣善于征戰,在時代的洪流中慢慢走向落魄,到了曾孫馮鞏這一代更是一蹶不振。那么從馮國璋到馮鞏,這幾十年間究竟經歷了哪些事情呢?馮鞏又是如何擺脫曾祖的束縛成為名人呢?
馮國璋雖是一方軍閥,但他的出身可不一般,從小在河北的一個大戶人家長大,祖輩曾是清末時期富甲一方的商人。馮國璋的父親年輕時渴求于功名,用盡一生去參加科舉,可幾十年來都沒能實現中舉的夢想,最終導致他精神崩潰無心再打理家中的基業。或許是為了實現自己未竟的夢想,馮國璋父親將期望寄托在了幾個兒子身上,其中大兒子負責操持家業,而次子則最具學習天賦,雖然沒能高中進士好歹也成為了小有名氣的學者。
身為家中第四個孩子,馮國璋也被全家人寄予了極高的期望,二哥將自己的學習經驗都傳授給了他,勉勵他好好讀書將來振興馮家。馮國璋從小就對參軍報國深感興趣,他不愿意一味地讀書,只想著鍛煉自己的體魄將來好成為一名優秀將才,可惜還沒等他成人馮家便已經落魄,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馮國璋不甘心從此一輩子就呆在老家務農,他得知了清廷正在征召年輕壯勞力參軍,他便告別了親友前往天津打拼,這便是他參軍報國的開端。
馮國璋自幼接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學習軍事作戰時要比其他人更加機敏,常常能提出出人意料的想法,這一點吸引了袁世凱的注意。在袁世凱的提拔下,馮國璋掌握了朝廷軍務要事,二人通力合作鎮壓一切反對自己的革命勢力,但馮國璋也不愿一直受制于袁世凱,故意按兵不動間接導致清廷軍隊被消滅殆盡。等到袁世凱去世后,馮國璋立馬奪取軍政大權,其他將領尊敬他在軍中的威望將其推選為代理大總統,馮國璋也借此機會不斷積攢家業,將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兒子馮家遇的身上。
馮家遇年紀輕輕就出國留學,深入學習了解了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回國后便在父親幫助下創立了東方油漆廠,曾經是享譽全國的民族企業??箲饡r期,日軍覬覦東方油漆廠的豐厚利潤,多次對馮家遇威逼利誘想要進行貿易合作,但馮家遇不愿與敵人同流合污,自己一人苦苦支撐家業最終不幸操勞過度而病逝。馮家遇的兒子馮海崗帶著父親的遺志頑強生存,他在后來還生下了一個兒子,并為他取名為“馮鞏”,一家人在簡陋的房屋中過著清貧生活。
馮海崗和妻子劉益素一生養育了許多孩子,馮鞏作為家中年紀較小的那個沒少受到同學們的冷眼和嘲笑,因為他的曾祖曾經是一名軍閥。每當上歷史課時,同學們都會指著馮國璋的照片嘲笑馮鞏,認為他想參軍簡直就是癡人做夢,對他的心靈和自尊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回到家后,一家人也因為身世背景而受牽連,每個月都只能靠著79塊8的薪水維持生計,有時還得靠親友借錢接濟才能養活一大家子人,艱苦的生活給了馮鞏向上攀爬的強烈信念。
漸漸地,家人發現馮鞏有藝術表演方面的天賦,父母便將他送到了相聲大師馬季門下學習技藝,馬季也很是疼愛這位弟子,將自己的全部演技都傳授給了他。為了生計,馮鞏學成歸來后便果斷報考了中國鐵路文工團,靠著巧舌如簧和滑稽的演技逗得評委和觀眾們哈哈大笑,從此他便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相聲演員,多次登臺參加央視舉辦的各種大型表演節目。在馮鞏的努力下,一家人終于擺脫了貧苦生活,如今他也成為了相聲界不可磨滅的人才之一。
結語
馮國璋征戰一生卻沒有給子孫留下寶貴的財富,反倒讓子孫后人幾十年來都背負著罵名,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負重前行。好在馮鞏的相聲天賦改變了一家人的命運,徹底告別了貧窮苦難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