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利祿對普通人有著極大的誘惑,辛勤操勞一生卻無法過上想要的生活,面對豐厚的報酬和崇高的地位又怎能不心動呢?與普通人相比,那些真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革命先輩們有著更加堅定的內心,他們見證了一個國家政權的衰敗和興起,早已將金錢和地位視為糞土,唯一的愿望便是能夠卸甲歸田,告老還鄉。
可在一眾革命先輩中,也不乏有一些貪功冒進之輩,在個人仕途和黨中央的安排之間選擇前者,這樣的思想就算沒有造成革命事業損失也是相當可怕的錯誤,必須得到及時糾正。作為東野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曾經就因此差點貽誤戰機,最終他也無法參加1955年的授銜儀式。
要論資歷和輩分,程子華算是紅軍中響當當的老革命家,20歲出頭就加入了我黨并為之奮斗。1905年,程子華生于山西運城,他的家庭情況不比其他人家那么富裕,好歹也能夠供得起程子華接受文化教育,這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是不可多得的幸福。程子華的學習天賦較為出色,再加上足夠勤奮努力,十多年來的辛勤付出最終也得到了上天的回報,后來成功考入山西名校省立國民師范學校。入學之前,程子華原本的打算是畢業后回家當一名教書先生,過著清閑自在的生活。
可當他踏入學校大門后,便被其中濃郁的革命氛圍所包裹,他第一次感受到革命的朝氣蓬勃,心中不知何時多了幾分向往革命的想法。
程子華漸漸放棄了自己原本的夢想,他在革命之中找到了自己為之奮斗的目標——解放更多的勞苦大眾,并積極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進步運動,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的洗禮。直到1926年,程子華因在進步運動中表現英勇無畏,頗有膽魄,最終得到了黨組織的認可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這便是他最早參加革命的契機。
1927年起,反革命政變讓革命形勢陷入絕境,各地黨員干部遭到了反動敵人的屠戮,而程子華沒有選擇坐以待斃,率領部隊奮起抵抗并順利與黨中央會和。在黨中央的深思熟慮下,程子華被派到中央蘇區開展革命工作,再加上他先前英勇殺敵的表現還被任命為紅軍的團長。反“圍剿”作戰期間,程子華面對數倍于己的敵軍也絲毫不懼,他明白自己身為將領的職責就是守護好黨和革命事業,在多次反“圍剿”斗爭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從一開始的團長慢慢升遷為軍長。
長征初期,黨分別給各部隊下達了不同的指示,而程子華的紅二十五軍在任務途中遭遇敵人的突襲,導致該部隊與黨中央徹底失聯。在程子華的沉穩指揮下,紅二十五軍四處躲避敵人的圍剿,利用奇謀計略將追兵擺脫,最后一路北上才與大部隊會師,這一壯舉贏得了眾領導人的賞識。單憑紅軍時期的功績,程子華就足以在建國后被授予將銜,可為何他沒有被授予將銜甚至還被調離部隊呢?這一切還要從解放戰爭時期說起。
解放戰爭初期,程子華奉命來到東北地區指揮軍事作戰,他在多年前的赫赫戰功林老總等人也是早有耳聞,因此對他委以重任,擔任兵團司令員這一重要職位,手下更是指揮著三個縱隊和三個獨立師。在解放軍準備攻打錦州時,林老總安排程子華肩負起指揮塔山阻擊戰的重任,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收下這一戰略要地。可經此一戰后,程子華似乎有些洋洋自得,看到逃竄的國民黨軍隊后認為自己勝券在握,不向中央軍委請示便派兵追擊,雖然國軍逃兵被全部殲滅,但這樣打草驚蛇的舉動也暴露了黨中央布下的大局。
毛主席得知此事后有些不滿,他先是批評教育了程子華一番,程子華也意識到自己的貪功冒進讓黨中央的計劃徹底落空,心中充滿了對黨的愧疚。漸漸地,程子華也被調離了部隊到地方工作,曾經擔任過山西省委書記等重要職務。建國后,程子華被黨中央委以重任去執行更加重要的建設工作,因此他也錯過了1955年的授銜儀式,成為了為數不多沒有參加軍銜評定的將領。
結語
其實類似程子華的將領也有許多,比如鄧子恢和譚震林這兩位老革命家也因為建設國家而放棄了授銜,在他們心中國家利益要比個人得失更加重要,因而沒有參加授銜也沒有對此過多計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