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云南頻道
茶香雙江,香飄四溢。隨著云南省“旅居云南”品牌的打響,位于滇西南的臨滄市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正依托其得天獨厚的古茶樹資源和新興的茶產業模式,積極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徑,為鄉村振興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冰島古茶:從原產地名片到富民強縣引擎
春意盎然,正是云南春茶采收的關鍵時節。在雙江縣勐庫鎮的冰島村,空氣中彌漫著古樹茶特有的清香。這里是享譽中外的勐庫大葉種茶發源地,尤以“冰島古樹茶”最為知名。連日來,眾多茶商、游客和茶文化愛好者紛至沓來,或洽談收購,或體驗采摘,或品茗論道,古老的村寨煥發出勃勃生機。
晨霧間的雙江縣勐庫鎮冰島村 徐俊攝
“冰島茶不僅是雙江的一張名片,更是我們老百姓的‘致富葉’。”正在自家古茶園里指導采摘的村民告訴記者,憑借獨特的口感和稀缺性,冰島古樹春茶近年來市場價值穩步提升。當地政府和茶農們也愈發重視對古茶樹資源的保護性開發和品牌維護,嚴格遵循采摘標準,確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勐庫大葉種茶萌發新綠 徐俊攝
在冰島老寨,許多游客在茶農的帶領下,親身體驗古樹茶的采摘過程。來自北京的游客張女士表示:“能親手觸摸幾百年的古茶樹,采下今年的第一抹新綠,再品嘗到醇厚甘甜的茶湯,這種體驗遠超簡單的購買行為。這讓我對中國茶文化有了更深的敬畏。”這種沉浸式的“原產地體驗”模式,不僅提升了冰島茶的品牌附加值,也直接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有效增加村民收入,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冰島村古樹茶 徐俊攝
烏龍茶園:產業多元化探索 打造康養旅游新業態
近年來,雙江縣積極引進先進的茶葉種植和加工技術,利用適宜的海拔與氣候條件,成功發展起高山烏龍茶產業,并探索出一條“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茶產品變旅游商品”的農文旅融合新路
位于雙江縣內一處海拔較高的榮康達烏龍茶莊園,現代化標準茶園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莊園負責人介紹,他們不僅專注于生產高品質烏龍茶,更著力打造集茶葉加工展示、茶文化體驗、休閑度假、健康養生于一體的綜合體。“我們發現,現代都市人對于健康、休閑的需求日益增長。‘康養旅游’是未來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方向。”
冰島村村民正在采摘春茶 李俊 攝
榮康達烏龍茶莊園依托優良的生態環境,配套建設了茶主題民宿、茶餐廳、茶療體驗中心等設施。游客可以在這里學習烏龍茶的制作工藝,參與茶藝表演,體驗茶園瑜伽、品茗冥想等康養項目。這種“茶+康養”的模式,精準對接了“旅居云南”戰略中對高品質、慢生活、健康態的追求,為游客提供了區別于傳統觀光的新型旅游產品。
茶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擦亮“旅居臨滄”品牌
雙江縣以冰島古樹茶和烏龍茶康養莊園為代表的“茶旅融合”實踐,是臨滄市乃至云南省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賦能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通過深度挖掘茶文化內涵,整合生態、民族文化等資源,雙江正逐步構建起以茶為核心的多元化旅游產品體系。
徐俊攝
“‘溫度臨滄’不僅僅是氣候的溫度,更是發展的熱度、人文的厚度、服務的精度。”臨滄市相關負責人表示,雙江縣在茶旅融合方面的探索,有效帶動了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和公共服務提升。茶產業的發展不僅直接富裕了茶農,還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吸引了部分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同時,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等民族文化與茶文化的交相輝映,也為游客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人文體驗,提升了旅游的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