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浦現代農業園區,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1300余畝的無人化農場試驗基地,用于研究實踐無人化水稻種植作業,開展無人化農場智能農機關鍵技術應用研發試驗,成為集農業生產、科技、生態、研學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產學研試驗科普基地。
無人農場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對農場設施、裝備、機械等遠程控制,完成農場生產、管理任務的無人化生產作業模式。在聯適導航無人農場,一輛輛安裝著精準導航設備的農機具整齊排列,這些農機通過衛星定位、傳感器感知等前沿技術,能夠精確地按照預設路線和作業參數進行耕種、播種、施肥、收割等各項農事操作,高效運轉的機器勾勒出一幅現代化、高效率的農業畫卷。
“聯適導航系統讓農機有了‘眼睛’和‘大腦’,能自主適應不同的地形和作物生長環境,精準完成每一項任務,不僅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還減少了資源浪費和人為失誤。公眾來到我們基地,可以直觀地看到全流程無人化耕、種、管、收作業實驗,了解農業機器人科研的最新技術。”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曉明介紹。
作為科普基地,無人農場擔負著普及農業科學知識、提升公眾科學素養的功能。基地內設有科普展示區和互動體驗區,通過具體的應用場景,將前沿農業科技知識通俗化、具象化,讓不同年齡段的參觀者都能沉浸其中,收獲知識。在科普展示館內,智慧大屏直觀地呈現了無人農場的整體布局和運作流程,從導航技術的原理到農機裝備的構造,從農作物的生長周期到智能灌溉、植保系統的奧秘,全方位地展示現代農業科技的魅力。
“許多學校和教育機構會組織學生前來研學實踐,將這里作為生動的第二課堂,讓孩子們在這片充滿智慧的土地上播撒下科學的種子,茁壯成長為未來農業科技領域的新生力量。下一步,我們會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科普傳播網絡,讓更多的人能夠受益于農業科技知識的傳播與普及,在全社會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良好氛圍。”張曉明說。
據介紹,無人農場科普基地未來將定期開展科普講座、智慧農場體驗課等,進一步拓展科普內容和形式,結合不同時期的農業科技熱點和社會公眾的需求,開發更多具有針對性、趣味性和創新性的科普活動和課程資源,讓市民親近土地,感受“指尖種田”的智慧農業新模式。
編者按: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知識探索欲望的不斷增強,科普基地作為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重要場所,在提升全民科學素養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為全面介紹青浦各類科普基地的特色、功能與展覽內容,鼓勵更多公眾參與科學實踐,促進科普資源的共享與利用,青浦區融媒體中心與青浦區科學技術協會聯合推出“走進科普基地”系列報道,推動青浦科普事業的發展,營造科學文化氛圍。
記者:李雙玖(名優)
攝影:李雙玖(名優)
編輯:李璨(名優)
責任編輯:李艷麗(首席)
終審:賈彥秋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