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新聞網推薦 晉城陵川潞黨參,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商標注冊號:第25806794號),是太行山生態饋贈的中醫藥瑰寶,承載著千年藥文化底蘊與現代產業發展的蓬勃活力。
道地品質 獨樹一幟
陵川潞黨參屬桔梗科黨參干燥根,以"獅子盤頭、五花芯"的獨特形態著稱——根頭部呈球狀突起,斷面紋理如綻放的五瓣花朵,且質地緊實、氣味清香、甘甜無渣。在中藥材領域,"八百里太行,五花芯黨參獨此一家""一棵五花芯,強如十斤參"的美譽,彰顯其不可替代的道地性。
千年傳承 史脈悠長
黨參之名源于清代《本草從新》"原產上黨,根形如參"的記載,陵川縣因秦屬上黨郡、唐隸潞州,得名"潞黨參"。清光緒八年(1882)《陵川縣志》中,縣令李志撰寫的《種參說》詳細記載地塊選擇、栽培采收、加工銷售全流程,是我國最早的黨參規范化種植文獻,為野生馴化與仿野生栽培奠定理論基礎,至今已有140余年歷史。
天賜沃土 生態賦能
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地處南太行之巔,平均海拔1300米,90%耕地為山坡梯田,土壤富含有機質。年均氣溫7.9℃、夏季均溫22℃,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160天無霜期與826毫米降水量,形成潞黨參生長的黃金氣候帶。縣域內521種中藥材共生,作為省級"一縣一業"中藥材基地、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縣,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為潞黨參多糖等活性成分積累創造天然條件。
產業振興 富民強縣
自上世紀60年代起,陵川黨參種植技術全國推廣,1963年國家林業部專文推廣林藥間作模式。計劃經濟時期,陵川即為潞黨參主產區,產品遠銷東南亞。1999年開啟產業化發展新篇,當前已形成"規模擴張、延鏈強鏈、業態融合"發展格局,在中部和東部7個高海拔鄉鎮種植1.17萬畝,年產量超1000噸,占潞黨參產區總產量1/3,年產值突破1.2億元,帶動3500余農戶增收。2025年4月,陵川潞黨參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初步認定,標志著這一千年道地藥材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豆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