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甚至20多歲就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的人,是越來越多了,這些曾經作為老年人“專屬”的慢病,變得越來越年輕。
同時,如同大家都知道的那樣,老年人越來越多了,這意味著各種慢病的“基數”變得更大了。有數據顯示,我國慢病患者或已達5億之巨,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慢病患者。
毫無疑問,幾億人帶病生存,其影響是深遠的,這是一個社會性的問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更是將慢病防控納入國家戰略。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帶病體占比的增加,意味著現有健康險市場的縮?。耗壳笆忻嫔系慕】惦U產品,帶病體能保能賠的,并不多。
但積極點看,越來越多的帶病體,也成為“以客戶為中心”的行業發展共識下,驅動保險公司加快產品創新的外部力量:為5億帶病體提供風險保障,這是個巨大的市場。
尤其是在健康險徘徊在萬億保費門檻之外的今天,無論是重疾險還是傳統的百萬醫療險,都面臨創新的瓶頸。
百萬醫療險首當其沖。
最近幾年,百萬醫療險因其高性價比的“普惠性”,成為了大多數用戶醫保外的第一份商業保險。
去年,“國十條3.0”中更是明確強調保險行業要推動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提升健康保險服務保障水平,擴大健康保險覆蓋面。
這為身處發展關鍵時刻的百萬醫療險指明了方向,這意味著百萬醫療險的創新亟需從“風險規避”轉向“風險共擔”。
洞察這一態勢并付諸實踐,水滴保算是行業走得比較快的。
當下,用百萬醫療險這種較為普惠的保險產品形態覆蓋帶病群體的風險保障,已經成為保險從業者的默契和共識,但這條路上還有哪些創新的機會呢?
近日,水滴保聯合德華安顧人壽推出的“全醫?!?,或許是一個答案。這是行業首款免健告且保證續保5年的百萬醫療險,一般既往癥可??少r,最高可續保至105周歲。
除此之外,在AI科技的賦能下,水滴保不斷升級面向帶病人群的醫療險、重疾險、復發險,已然構建起了一個“帶病體創新保險產品宇宙”。
事實上這也是整個健康險創新發展的趨勢,只有先實現了非標體的保障覆蓋,才能構建保險行業理想中的覆蓋帶病體的健康管理生態,最終實現真正的風險減量。
這是保險行業前所未有的機遇。
1
-Insurance Today-
慢病年輕化普遍化
再加上老齡化
市場中的帶病體或達5億人
如今,慢病年輕化以及老齡化的人口現狀,讓帶病生存成為一種常態。
放20年前,慢病對于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遙遠,而現在已成近憂。看看不少人30多歲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腫瘤等慢病,感受可能會更深一點。
同時,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持續演化,老年人也越來越多了,高齡老人也越來越多了。
一老一少,這意味著慢病患者也越來越多了。
有數據顯示,2018年的時候,我國慢病患者就有3億之巨;《2022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更預計2024年我國慢病人數即超5億。
慢病雖有個“慢”字,但并不代表沒有啥殺傷力,事實上,慢病已成為死亡的一大主要因素。
根據《全球疾病負擔報告》顯示,因慢病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比例,高達86.6%。
去年9月國新辦舉辦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于學軍同樣指出:
隨著人口老齡化、居民生產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癥等慢性病發病率總體呈上升趨勢,慢性病死亡人數占居民總死亡的比例超過80%。
再者,幾億人身患慢病,對社會對經濟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由于慢病發病率高、病程長、有效控制率低,所以患者需要持續的照護和長期的用藥,以及高頻次的復診,為人民群眾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已成為威脅群眾健康、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更要命的是,這5億慢病患者,自打被貼上了“慢病”的標簽后,一直處于一種近乎“裸奔”的狀態,長期面臨“投保無門”或“續保難”的困境。
原因很簡單。
一方面是傳統商業保險以健康體或標準體為承保基礎,而慢病患者因個體差異大、疾病風險不可預測,保險公司面臨更復雜的健康風險,故而需通過更嚴格的健康告知、醫療證明等嚴格核保流程評估風險,大幅提高了投保門檻。
另一方面是保險公司需要整合患者的疾病歷史、用藥習慣等動態數據以建立風控模型,但目前行業缺乏標準化的疾病風險識別及細化的風險分層邏輯,且醫療數據與保險數據互聯互通不足,使得用戶或因核保受限無法投保,或因保費較高望而卻步。
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病可能導致保費增加或被直接拒保,尤其是病情較重或并發癥風險高的患者。
而這些慢病患者又是最需要保障的人群,這就變得非常矛盾:
慢病患者因缺乏保險保障,醫療費用負擔沉重,可能加劇貧困或延遲治療,從而進入惡性循環。
且這個惡性循環旋渦中,有5億人。
2
-Insurance Today-
幾億人帶病生存是社會的大問題
更是保險行業的大機遇
但必須要有敢吃螃蟹的人
面對這樣一個灰犀牛,無論是國家還是監管層面都極為重視。
2016年出臺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首次將慢性病防控納入國家戰略,提出到2030年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較2015年降低30%;2017年出臺《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
自此,慢病管理成為頂層設計中的一環。
但這并不意味著慢病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更關鍵的是如何落實。尤其是目前我國基本醫保仍在建立初期,基本還以保障住院等“保大病”目標為主,慢病的覆蓋力度和保障程度仍較低。
盡管很多地區建立了普通門診統籌以及“門特慢病”等制度,但依舊有限。
故而,商業保險在其中能發揮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正如“國十條3.0”中強調的那樣,明確提出要“提升保險業服務民生保障水平”:
擴大健康保險覆蓋面。豐富商業醫療保險產品形式…發展商業長期護理保險。持續做好大病保險服務保障。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健康管理深度融合。鼓勵面向老年人、慢病患者等群體提供保險產品。
這也是個巨大的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約75%的60歲及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病,而《2023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顯示,60歲以上人群目前有2.96億人,而60年代那波嬰兒潮人口規模近3億。
再加上諸如糖尿病等慢病年輕化的趨勢,這意味著慢病患者還將持續增加。
《中國銀行保險報》、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水滴保聯合發布的《帶病體保險創新研究報告》顯示,幾乎每3個職場人中就有1人有甲狀腺結節,而此類重癥患者治療費用年均約21萬元;并指出帶病體保險是健康險重要增量市場,約88%的帶病體保險已購用戶未來1年仍有保險購買計劃,未來1年用戶或將翻倍。
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那樣,這部分人群很難通過醫療險的健康告知要求,即便可以投保,一般既往癥也很難獲得理賠。
即使上了保險,但目前市場上多數百萬醫療險產品對帶病體采取“年拋式”承保策略,用戶面臨隨時斷保風險。
能保,能持續保,成為慢病等帶病患者的痛點和困境。
針對這一困境,水滴保全新發布行業首款免健告,且保證續保5年的百萬醫療險——“全醫?!薄っ饨「驷t療險,可以說再一次拓寬了百萬醫療險的保障邊界。
“全醫?!睙o需健康告知,除5類嚴重既往癥外,不僅一般既往癥可??少r,甚至患過癌癥也有機會投保。
其保障金額覆蓋一般醫療保險金200萬元、重大疾病醫療保險金200萬元、質子重離子醫療保險金100萬元等,重大疾病、院外特藥、基因檢測保障還可享受0免賠。
3
-Insurance Today-
從健康險發展趨勢來看
帶病體的保障需求
也是驅動健康險進化的動力
事實上,從發達市場來看,商業保險公司為帶病體提供全面的保障是一種趨勢。比如美國的《平價醫療法案》,就禁止保險公司因既往癥拒?;蛱岣弑YM。
水滴保此番推出的百萬醫療險:“全醫保”免健告醫療險,正是為高齡帶病體提供全面、長期保障的一種嘗試。
“全醫保”免健告、保證續保5年的創新設計,也為當前“卷無可卷”的百萬醫療險提供了一個現實且有價值、足夠大的發展方向。
大家都知道,近10年來百萬醫療險的快速迭代,再加上DRG/DIP為代表的醫保支付改革深入推進,作為醫保延伸的傳統百萬醫療險實際上已經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一方面是高度雷同的產品讓行業不得不去向下卷價格,無法實現高價值高質量的正向循環;
另一方面是DRG/DIP對藥品和治療方案的“打包”,不僅使得百萬醫療險的拳頭責任“特藥”“原研藥”落了空,還因為整體醫療費用的下降而難以達到免賠額,坊間甚至一度出現百萬醫療險“是去是留”的討論。
除了免健告、保證續保5年的大膽嘗試外,“全醫保”對百萬醫療險原有的責任也進行了實質性的延展,最典型的就是將醫院范圍擴大到了私立醫院。
“全醫?!辈粌H支持大陸范圍內所有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同時還覆蓋諸如陸道培、三博腦科、上海德濟醫院等10家私立醫院。
創新之余,百萬醫療險原有的服務,比如“墊付住院醫療費用”“檢查綠通”“門診預約安排”“住院綠通”等服務,“全醫保”也都包含在內。
后記
AI賦能下的帶病體保險創新
水滴何以先行?
其實,不僅是百萬醫療險面臨發展的問題,整個健康險同樣處于發展的重要節點。
過去10年,健康險市場的爆發有兩大因素,一是百萬醫療險,二是重疾險。而隨著重疾險的滲透進入“中場休息”時刻,加上百萬醫療險的普惠紅利逐漸消退,結果就是健康險保費收入連續三年徘徊在萬億關口前,難以實現實質性突破。
可以說,水滴此次推出的“全醫保”將帶病的非標體納入保障范圍,并給到5年保證續保的責任,正是在百萬醫療險發展關鍵時刻的一次創新嘗試。
正如前文所強調的那樣,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各種慢性病年輕化趨勢明顯,同時人口老齡化進程的推進,帶病體保障藍海浮出水面:
我國2.45億高血壓患者、1.3億糖尿病患者構成的帶病體市場,正在叩擊保險精算的底層邏輯。
過去由于缺少針對帶病群體的健康數據積累與研究,缺乏患病風險分析能力,針對帶病體的保險產品難以實現實實質性的創新突破。
而隨著AI、大數據的出現,以及醫保改革的推進,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制度上,都給“全醫?!贝祟惍a品營造了合適的創新環境。
作為一家保險科技背景的公司,水滴保母公司水滴公司,每年投入超過3億元用于研發,組建了來自清華、北大等頂尖學府的AI團隊,沉淀了100余項技術專利;并在今年2月戰略接入 DeepSeek 模型產品,完善保險大模型的生態戰略布局;3月,升級“水滴水守 AI 保險專家”,應用于保險全鏈條多個場景。
在產品創新層面,水滴通過合規的方式,積累了豐富的用戶健康、保險、理賠、醫療等相關數據,可以為帶病群體產品創新的風控、定價、成本控制提供一定助力。
并且,水滴也正在搭建從健康咨詢到理賠服務的全鏈路數字化服務。于是,將科技、醫療和保險產品創新相融合,水滴保正用自己的努力推動帶病體保險從“稀缺產品”變成“普惠產品”。
事實上,除了此次的“全醫?!?,水滴保已累計上線40余款帶病體創新保險產品,并推出多款行業首創產品,已構建起“帶病體創新保險產品宇宙”。
包括,行業首款三高三結節可??少r的互聯網長期重疾險——“易生守護”重疾險,行業首款白血病復發險——“水滴髓無憂”,行業首款“免健告”重疾險——水滴藍海系列重疾險等。
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水滴保帶病體系列產品貢獻的首年規模保費已經突破2億元。
如此,集結科技、醫療、保險三方力量,解決慢病患者的保障困境,或許當是處于進化節骨眼兒的百萬醫療險乃至整個健康險的發展方向。
【今日?!恳堰M駐以下媒體平臺
今日頭條 | 百度百家 | 騰訊企鵝號 | 新浪微博
和訊名家 | 金融界 | 東方財富 | 雪球 | 搜狐號
大魚號 | 野馬財經 | 網易號 | 知乎 | 一點資訊
抖音 | 微信視頻 | 愛奇藝 | B站 | 快手 | 西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