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陜北的一處小山村插過隊。
我寫過那地方兒,叫它作“清平灣”,實際的名稱是關家莊。
因為村前的河叫清平河,清平河沖流淤積出的一道川叫清平川。
清平川蜿蜒百余里,串聯起幾十個村落。
在關家莊上下的幾個村子插隊的,差不多都是我的同學,曾在同一所中學甚至同一個班級念書。
也有例外,男士A不是我的同學但是和我們一起來到清平川;插隊,他是為了和我的同學男士B插在一處。
但是陰差陽錯,到了清平川,公社知青辦的干部們將我和B等幾個同學分配在關家莊,卻把A與我的另幾個同學安置在另一個村。
費幾番周折也沒能改變命運的意圖。
這樣男士A便在另一個村中與我的同學女士C相識,在同一個灶上吃飯,在同一塊地里干活,從同一眼井中擔水,走同一條路去趕集,數年后二人由戀人發展成夫妻,在同一個屋頂下有了同一個家。
有一回我跟他們開玩笑說:“可記得你們的媒人是誰嗎?是B!”大家愣一下,笑道:“不,不是B,是公社知青辦那幾位先生。”
大家笑罷又有了進一步覺悟,說:“不不還是不對,不是B也不是那幾位先生,是偉大領袖毛主席,若非他老人家的戰略部署,A和C何緣相識呢?”
思路如此推演開去,疑為A和C的媒人者紛紜而至呈幾何級數增長,且無止境。我難得登高望遠。坐輪椅正坐至第20個年頭,尚無終期。
某一日電梯載我升上十幾層高樓,臨窗俯看,見城市喧囂浩瀚比以前更大得觸目驚心,樓堂房舍鱗次櫛比也更多彩多姿,縱橫交織的街道更寬闊美麗。
惟如蟻的人群一如既往地埋頭奔走,動機莫測出沒無常;熙來攘往擦肩而過,就像互相繞開一棵樹或一面墻;忽而也見兩三位遠遠地撲來一處交頭接耳,之后又分散融入人流再難辨認;一串汽車首尾相接飛馳向東,為中一輛不知瞬間受了什么引誘,減速出列掉頭改道又急駛向西了;飄飄揚揚的一縷紅裙,飄飄揚揚地分外醒目,但倏地永遠不見了,于原來的地位上頂替以一位推車的老人;老人緩緩地走,推的是一輛嬰兒車,車廂里的小孩兒顧自酣甜地睡著……
我想,這老人這小孩兒恰是人間億萬命運的象征,來路和去向仍是一貫地神秘。居高而望這宏大的人間,很可能正像量子力學家們對微觀世界的測驗和觀察吧。
書上說:“經典力學具有完全確定的性質,即給出力和質量以及初始位置和速度,就能夠精確地預言運動客體的未來或過去的性狀。
但是,在量子力學中,海森伯測不準原理指出微觀粒子的位置和動量是不能同時精確測定的;
因此牛頓定律不能適用于原子范圍。量子力學定律并不描述粒子軌道的細節,它只能給出可能發生的事件及其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的相對幾率。”
書上說,后來,物理學家把一切物質都看作具有波粒二象性。
我想,人也是這樣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吧。你每一瞬間都處于一個位置,都是一個粒子,但你每時每刻都在運動,你的歷史正是一條不間斷的波,因而你在任何瞬間在任何位置,都一樣是命途難測。
書上說:“物質世界是由同時存在著的無窮大的場構成。”那么人間社會料必也是如此;在幾十億條命運軌道無窮多的交織組合之間,一個人的命運真可謂朝不慮夕了。
你能知道你現在正走向什么,你能知道什么命運正向你走來嗎?
我坐在十幾層高樓的窗前,想起往日的一個男孩兒。
那男孩兒7歲時有一次問他的母親:“什么是結婚?”母親說:“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想要在一起生活。”
7歲的男孩兒于是問父親:“你結婚了嗎?”父親說:“如果我是你的父親,我肯定是結過婚了。”
男孩兒迷茫地想了一會,說:“我不結婚。”
母親笑道:“你現在當然不要結,但將來你會結。”
“為啥?”“因為,一般來說,所有的人都要結婚。”為此男孩兒鄭重其事地想了一個下午,晚上他又問母親:“那我和誰結婚呢?”
母親說:“這現在誰也不知道。不過那個女孩兒可能正在向你走來。”
男孩兒于是獨自到陽臺上去,俯看街上埋頭奔走的人流,很想辨出那個女孩兒,很想看見她從哪兒走來……
這時我忽然想起問我的妻子:“我7歲那年,你在哪兒?”
她正讀一本書,抬頭望了望我,說:“下次別再忘了——又過了3年我才出生。”
她笑了。可我沒笑。“那么那時你的父母,他們在哪兒?”“很可能那時,”她一邊重新埋下頭去一邊說,“我的父母還不相識。”
從上海來的一位朋友對我說,夏夜的外灘,情侶的密度當屬世界之最。
驕陽落去,皓月初升,江風習習吹開熏蒸的得熱之時,你瞧吧,沿江的柵欄邊,情男戀女伏欄面水傾訴衷腸,一條大隊直排出幾里,仿佛對黃浦江夾道的歡迎與歡送;一對緊挨一對,一對一對一對一對甚至互相不能留出間隙,一男一女一男一女一男一女,倘忽略每一顆頭的扭向讓你猜哪兩個是一對,你有50%的可能錯點了鴛鴦。
我對他的描述略表懷疑。“怎么你不信?”我的這位富于想象力的朋友笑道,“這么說吧,要是這時有誰下一道命令,譬如喊一二三,或者吹一聲哨,情男戀女們無需移動位置只要一齊轉頭180度,便可在全新的組合中繼續談情說愛。”
“很可能,”我說,“這樣的命令已經下過了。”
“下過了,但是你沒聽見。”
“我有時感到我聽見了。在你去外灘之前,在你去外灘之前很久上帝的哨子已經吹過了,因此你看見了你所看到的情景,你看見了你只能看到的一種組合。”
不久前我讀一本書,書上說到洗牌。
一局牌(不論是撲克還是麻將)開始,先要洗牌。
連續的輸家抱怨手氣不好,尤其要洗牌,別人洗過了他還不放心,一定要自己再洗,一面把牌打亂一面心中祈禱好運的來臨。
那本書的作者說:“當然這會改變他的牌運,但是,到底是改變得更好了還是改變得更壞了卻永遠不能知道。被你洗掉了的種種排列,未及存在就已消逝,上帝只取其中一種與你遭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