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富預警
4月13日晚起,多位"e租寶"員工反饋退賠款項已陸續到賬,可前往工商銀行網點查詢。部分員工此前收到工行短信提示,要求完善個人信息以確保順利收款。
從目前反饋來看,退賠計算方式基本統一:退賠金額 = 投資金額 × 40% -(工資 + 提成 + 收益)。
此前,2020年1月曾按重提差方式第一次退賠本金的35%,2025年3月登記第二次退賠,此次退賠約為5%,兩次退賠共計約40%。
其中,不少不在第一次退賠名單的人員,第二次在退賠范圍,并一次性退賠約40%。
部分員工到賬情況:某員工,投資25萬,扣除工資及提現后,到賬約37%(約9.23萬);某投資者,投資20萬,扣除工資后到手約6萬;部分員工因入職時間較長或涉及較高提成,實際到賬比例降至25%。
多數員工對40%的退賠比例表示意外(此前擔憂僅5%左右),但也有人因扣除工資后實際到手金額較低而感到遺憾。部分長期員工因投資額較高且扣除項較多,最終退賠比例受影響較大。
此次退賠標志著"e租寶"案員工清退工作進入實質階段,為多年糾紛畫上階段性句號。
背景資料
2015年12月8日,公安部指揮各地公安機關統一行動,對丁寧等“鈺誠系”主要高管實施抓捕。
“鈺誠系”的分支機構遍布全國,涉及投資人眾多,且公司財務管理混亂,經營交易數據量龐大,僅需要清查的存儲公司相關數據的服務器就有200余臺。為了毀滅證據,犯罪嫌疑人將1200余冊證據材料裝入80余個編織袋,埋藏在安徽省合肥市郊外某處6米深的地下,警方動用兩臺挖掘機,歷時20多個小時才將其挖出。
警方初步查明,“鈺誠系”的頂端是在境外注冊的鈺誠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有北京、上海、蚌埠等八大運營中心,并下設融資項目、“e租寶”線上銷售、“e租寶”線下銷售等八大業務板塊,其中大部分板塊都圍繞著“e租寶”的運行而設置。
從2014年7月“e租寶”上線至2015年12月被查封,“鈺誠系”相關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一年半內非法吸收資金500多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受害投資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區。
2016年1月14日,備受關注的“e租寶”平臺的21名涉案人員被北京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其中,“e租寶”平臺實際控制人、鈺誠集團董事會執行局主席丁寧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持有槍支罪及其他犯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