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旅游”)披露的最新年報顯示,2024年桂林旅游凈虧損超2億元,過去幾年累計虧損接近10億元,經營范圍同樣是傳統旅游目的地的上市公司張家界旅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家界”)則連續虧損五年,累計虧損超13億元。不過,根據上游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調查發現,事實上,在2024年,桂林市、張家界市兩個城市接待游客的人次,同比都有增長明顯;另一方面,淄博、天水等城市則異軍突起,成為新興的旅游目的地。4月21日,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二師重慶文旅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教授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旅游已經進入全域化發展時代,不管是傳統的旅游目的地,還是新興的旅游目的地,都需要去突破固有的方式,不斷為游客創造新體驗為引導,才能夠持續發展。
兩家旅游上市公司出現多年虧損
4月11日,桂林旅游公司公布了2024年年報,2024年桂林旅游歸母凈虧損約2.04億元。從近幾年財報來看,桂林旅游自2020年以來已累計虧損近10億元,其中2020-2022年連續三年虧損。上游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桂林旅游2020年虧損2.67億元,2021年虧損2.13億元,2022年虧損2.90億元,2023年盈利1181萬元。4月21日,截至記者發稿桂林旅游A股報6.32元,跌0.78%,總市值為29.59億元。在2015年6月12日,桂林旅游的股價盤中曾摸高20.28元。
桂林象鼻山景區。 視覺中國圖
據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網站顯示,2024年桂林接待游客總人數15663.66萬人次、同比增長12.47%,實現旅游總收入1927.89億元、同比增長11.97%。其中,接待國內游客15562.85萬人次、同比增長11.97%,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899.88億元、同比增長10.88%;接待入境過夜游客100.81萬人次、同比增長248.44%,實現國際旅游(外匯)收入39339.29萬美元、同比增長240.21%。
4月15日晚間,張家界也發布了2024年年報,該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4.32億元,歸屬凈利潤虧損5.82億元。這是公司連續第五年虧損,累計虧損額已超過13億元。上游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從2020年起張家界已連續五年虧損,其中2020年虧損9221萬,2021年虧損1.35億元,2022年虧損2.60億元,2023年虧損2.39億元。
張家界股票2025年4月16日停牌一天,4月17日復牌,公司股票簡稱由“張家界”變更為“ST張家界”。4月17日復牌當日,ST張家界跌停。今(21)日ST張家界一字跌停,跌幅為4.94%,報7.70元,總市值為31.1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ST張家界連續第三個交易日跌停。
張家界景區。 視覺中國圖
據張家界市政府網站信息顯示,2024年,張家界市接待游客46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770億元,分別增長9.5%、10.0%,其中入境游客183.06萬人次、實現入境創匯10.08億美元,分別增長166.3%、504.3%。
此外,作為傳統旅游目的地中的較為受歡迎的大理和麗江,在2024年游客人次增長明顯。據了解,2024年,大理全州累計共接待海內外旅游者11003.79萬人次,同比增15.46%,首次突破1億人次,創歷史新高,旅游總花費1716.63億元,同比增7.06%。大理上榜“最‘溫’暖城市”“最‘爽’朗城市”“年度最‘清’新城市”,大理古城上榜“入境游客喜愛的10個名城古鎮”,大理市上榜“2024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全國縣域旅游百強縣”。
2024年,麗江市接待游客8064.33萬人次、增長18.45%,旅游總花費1382.23億元、增長6.41%,2025年一季度,麗江接待游客2007.64萬人次、增長4.3%,旅游總花費327.61億元、增長1.83%。
新興旅游目的地爆火出圈
目前,一些新興旅游目的地在互聯網時代爆火出圈,比如淄博、天水以及近期的重慶榮昌。
淄博一家燒烤城。 視覺中國圖
2023年五一假期前夕,淄博憑借燒烤火爆出圈,各地游客紛紛“進淄趕烤”。淄博也成為了第一個憑借美食出圈的網紅城市。淄博在火爆出圈后,基本維持了“長紅”,不管是淄博燒烤還是八大局的美食,都吸引著全國各地食客不斷奔赴這座小城。2024年9月,淄博市政府發布《關于促進文旅深度融合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方案(2024-2026年)》,里面提到:到2026年,淄博市接待國內外游客達65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40億元以上,文旅產業增加值占淄博市GDP比重要達到8%以上。
2024年3月,甘肅天水麻辣燙爆火出圈,眾多游客慕名而來。這一波流量讓天水文旅行業整體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住宿、景區、交通等行業的收入與上一年同期相比都有較大幅度增長。據媒體報道,常住人口約300萬的天水市,2024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3104.14萬人次,旅游花費達到177.5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95%和43.92%。
2025年3月底至4月初,重慶榮昌網紅“鹵鵝哥”連續五城投喂來自美國的頂流網紅“甲亢哥”,引發大量網友關注。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重慶榮昌區也有了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的趨勢。
“鹵鵝哥”五城投喂“甲亢哥”。視頻截圖
上游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4月18日上午,12306平臺顯示,5月1日重慶前往榮昌的高鐵和動車車票已全部售罄,4月30日的車票亦告急,除了3個時段還有余票外,熱門時段甚至出現“秒空”現象。記者還從飛豬、攜程等旅游平臺工作人員處獲悉,“榮昌”作為關鍵詞搜索量較去年同期上漲明顯。來自在線旅游服務平臺飛豬的數據顯示,4月首周,以“榮昌”為目的地的搜索量同比增長50%左右。攜程平臺數據顯示,“榮昌”的搜索熱度自4月10日以來環比增長超60%。
旅游已進入全域化發展時代
“現代旅游,已經進入大旅游、全域化發展時代。”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二師重慶文旅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教授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淄博、天水這些網紅旅游城市的興起,以及所謂反向旅游的呈現,都不宜理解為“彎道超車”,而是作為旅游全域化發展的一種趨勢、一種空間載體。“旅游發展,需要新視野、新亮點、新突破,旅游首先是奔著新、奇、特去的,就是要有新鮮感,制造新話題,這是一個網紅城市的首要引導。”
麗江古城。 視覺中國圖
羅茲柏強調,旅游最終是生活美學體驗的追求,也包括社會發展帶來的建設成就體驗。新興旅游目的地的崛起,不同程度都具有這樣的背景。傳統的旅游目的地,之前主要依靠的是傳統的資源和景點。大旅游的全域化發展,則給后來者提供了空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資源、景區,而是可依托一切具有地域吸引性的因素,包括各種特色地域性文體活動、異地生活場景、社會發展成就等等,成就全域旅游體驗空間的拓展。比如重慶的輕軌穿樓,它就不是傳統的旅游資源概念,而是一種現代化建設成就的特殊體現。
各個旅游目的地該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不斷地吸引游客?對此,羅茲柏認為,不管是傳統的旅游目的地,還是新興旅游目的地,都需要突破固有的方式,以不斷為游客創造新體驗為引導,才能夠持續發展。“首先,需要對具有生活體驗價值的地域文化魅力進行發掘;其次,是全域化特色生活體驗空間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景區景點,同時去開發、開創新的美學生活體驗,這尤其需要文化創意與科技釋放的充分融合。”
上游新聞記者 楊四海 部分內容綜合澎湃新聞、大眾日報、云南網、大理文旅微信公眾號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