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依稀記得有人和我說過:“你外婆家的村子里出過一位開國將軍”,年少懵懂的我并沒有深入了解過,直到最近再次回到外婆老家,參觀李濤將軍故居后,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李濤將軍家鄉地址
李濤(1905年9月4日—1970年12月20日),湖南省汝城縣延壽瑤族鄉新坡村人,1923年考入郴州省立第七聯合中學,1925年因參加愛國學生運動被校方開除,次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
李濤
1927年2月 ,李濤以湖南省總工會工人運動指導員的身份回汝城開展工人運動,當選為縣總工會委員長兼工人糾察隊隊長,將汝城的革命運動推向高潮,享有“新湖南”之稱。9月在桂東參加秋收起義,失敗后在廣東省委、香港區委工作。1929年到1936年間,李濤先后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次反“圍剿”、南雄水口戰役、長征、東征。
南雄水口戰役紀念公園
抗日戰爭爆發后,李濤隨董必武到漢口建立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并任處長,負責為八路軍、新四軍籌集軍費和軍需物資,營救被國民黨關押的中共黨員和進步人士,輸送要求去延安的愛國青年,開展統一戰線工作等事宜。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10月,任軍委作戰部代理部長參與重要戰役的組織計劃、文電起草、戰況匯報等工作。
1950年,李濤任軍委作戰部部長兼第1局局長兼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工程學校校長,并參與創辦解放軍測繪學校和總參謀部測繪局。1952年起,李濤任軍委技術部部長,總參謀部第三部部長、政治委員。
1957年11月,李濤夫婦乘車前往老家汝城延壽,這是離家30年后首次回到家鄉,村莊早已物是人非。在村內,李濤與家鄉人民用方言親切地交流著。此次返鄉,一是了卻了心愿,有感而發寫下了3首詩,其中《重別故里》--“秋雨行阻行色匆,重別故里游粵東。行前猶有依依意,權植松柏寄游衷。”真情表露出李濤將軍回到家鄉難掩激動的心情。二是發掘朱青勛等人的事跡,讓后人可以記得住先輩們光榮的革命事跡。
李濤將軍故居
1965年因病免職休養,“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迫離開北京。
1970年12月20日,李濤在廣州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