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2024年,秀山巨豐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成為重慶首座世界級水利遺產,加強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傳承意義重大。
簽約儀式現場
4月18日,在第42個國際古跡遺址日之際,重慶市四中法院、重慶市水利局、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府攜手舉行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協同保護合作協議簽約儀式,以法治為筆,以文化為墨,勾勒出一幅立體化法治保護的美好藍圖。
據悉,簽約儀式上,三方遵循“保護研究、合理開發、弘揚傳承、法治保障”原則,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優勢與法院協同支持作用,全面深化協作,形成文化遺產保護合力。達成 “促進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基地建設、法治體檢、普法宣傳、交流互進”等七個方面的合作協議。
協議約定,三方將共同致力于推動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條例的地方立法進程,加強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相關的水利、文化等領域行政執法工作,加強涉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刑事、行政、民事案件審判工作,設立“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司法保護基地”, “渝東南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秀山站”,促進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保護與文化傳承,每年對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開展一次“法治體檢”,預判及化解潛在法律風險,在巨豐堰水文化博物館中專設法治文化專章,不斷充實展陳內容,共建普法矩陣,適時發布典型案例等。
掛牌儀式
“秀山巨豐堰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司法保護基地”“渝東南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秀山站”兩塊牌匾閃耀亮相巨豐堰水文化博物館,象征著“司法+行政+地方”協同保護體系的落地。行政與司法聯動機制就此啟航,聯合巡查治理將成為常態;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的設立,讓古老的水利智慧化作啟迪未來的星光,借助數字技術的翅膀,巨豐堰的生態保護也將開啟智能化、預防性的全新篇章。
現場調研
隨后,重慶市四中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楊光明一行前往秀山縣隘口鎮六稿坪、壩芒村調研秀山飲用水保護工作及法治村落建設情況。實地查看了六稿坪水庫周邊生態環境、水質監測設備運行及壩芒村集中式飲用水供水設施,仔細詢問水源地日常巡查、污染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重慶市四中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庭的法官助理,在巨豐堰水文化博物館兩公里外的秀山清溪三合小學的教室里為學生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水文化普法課。她借助圖文與視頻,以水與歷史、民生、智慧、哲學、生態的相互交融為主線,帶著孩子們穿越時空,領略巨豐堰 250 余年的滄桑魅力,探究巨豐堰的清流里蘊含的千年農耕文明與傳統法治基因,用身邊的文化遺產筑牢孩子們的文化自信,用生動案例啟迪節水護水的法治情思。
重慶市四中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楊光明表示,此次合作作為渝東南行政與司法的“雙向奔赴”、遺產保護與法治創新的“琴瑟和鳴”,既需以法為基熔鑄法治護堰的鋼鐵脊梁,以文為魂挖掘“分水之約”的法治內涵,以民為本展開“水車之畔”的法治答卷;更要在未來高舉司法之盾讓巨豐堰在高質量發展中遠離紛擾,深挖文化之源讓鄉規民約在新時代鄉村治理中綻放異彩,凝心聚力促千年文物煥發時代生機、讓司法溫度浸潤百姓心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