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三娘子
4月21日一早,京東黑板報發布了一封《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信中提到近期出現了外賣騎手“二選一”的情況,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甚至包括為騎手對象解決工作。
從一系列建議來看,只能說不愧是京東。外賣市場在經歷了當年三方大戰之后,已經很久沒有這么熱鬧了。
有市場競爭,當然無論如何都是件好事,起碼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誰不愿意以更便宜的錢點到更好的外賣呢?
01
又便宜又好,其實在一段時間里已經變成了京東的廣告詞。
但這個問題不能細想,因為它本質上是一個既要又要的悖論。又便宜又好,其實是違背市場規律和基本常識的。所有人都知道,一件商品不可能在最便宜的同時還做到質量最好,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了,那一定是背后有人暫時付出了成本。
而愿意選擇暫時付出成本的人,到底是目標為了什么呢?過去的好幾輪互聯網平臺經濟燒錢大戰,最后的結果,這幾年大家都知道了。
當然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在一段時間里能夠通過燒錢大戰占到便宜,怎么說都是好事。
所以在市場競爭層面,這不是什么大問題。
真正令人憂慮的,是其中的這一段表述:
“你們忘了老祖宗的一句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望你們好自為之!早日回頭是岸!”眾所周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說的到底是什么,很顯然用在這種地方,是極其不合時宜的。
再加上“望你們好自為之”的表達,一家公司的公關話語居然讀出了外交辭令的意味,到底是誰在譖越?
意氣的表達固然情緒能夠頂上來,但政治課,還是要好好上的。
02
從目前的戰況來看,美團輸了面子,但京東輸了里子。
外賣市場本身就利潤稀薄,遠沒有看起來那么容易。況且退一萬步來說,即便京東能實現和美團、餓了么再分這個市場,也不會有太大的商業上的增量。
畢竟,外賣市場總量盤子就已經基本見頂了。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我國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已達到5.45億人,占網民整體的約五成。中國飯店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到了約1.2萬億元,占餐飲收入的比重升至22.6%。
在這樣的基礎上要講出新故事,其實挺難的。何況,這個市場已經卷過好幾次,目前的美團、餓了么平分市場的格局,也是當年優勝劣汰的結果。
不過,外賣本地生活市場,相比電商已經是好太多了。京東在此刻試圖講外賣市場的新故事,當然有助于打破目前外賣市場的穩定局面。但反過來看,也可能是電商市場本身的焦灼和困境。
在《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1.08億人,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74億人,當數據逼近天花板,電商增速放緩、用戶增長見頂的背景下,作為電商平臺流量焦慮如何釋放?京東需要尋找第二增長曲線,也必須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那就是本地生活了。
從京東的財報來看,以舊換新為2025年的業績帶來了巨大增量。但京東依然需要講新故事,才能持續獲得關注。
京東集團主要包括京東零售、京東物流及新業務。而從2024年的財報來看,除了增長的零售和物流業務,第四季度京東新業務(新業務主要包括達達、京東產發、京喜及海外業務)收入為46.81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同期的67.81億元同比下滑31%;新業務去年實現營收191.57億元,相較于上一年同期的266.17億元同比下滑28.03%。
對于新業務業績下滑,京東管理層在財報業績上解釋稱系京喜業務調整所致。但這也不能掩蓋,在電商這個大本營賽道上,京東面對技術流的淘寶和極致化的拼多多的應對乏力。
而這種內生性的壓力,恐怕才是導致京東如此著急要講一個外賣新故事的底層心理原因。
但無論如何,在當前這種階段下,這種打法還是要存一個問號。
之前看到有人說,資本無序擴張的平臺經濟亂象剛剛才整頓好。這又要打起來,算不算是亂象?
我們當然歡迎看到商業競爭,但商戰歸商戰,如果再裹挾上全行業的道德綁架,恐怕對于京東自己來說,長期看也絕非什么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