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在倫敦,國際能源峰會就要開幕了,60多個國家的代表都來了,都期盼著這場氣候和能源的大討論。
但遺憾的是,作為全球清潔能源的領頭國家中國,卻在峰會開倒計時前三天,遺憾表示因為“日程沖突”不來了!
這個消息一出,英媒直言是對英國的一個打擊,雖然主辦方和業內人士沒有擺明說,但令人好奇的是,這場怒火卻燒到了美國身上。
這到底發生了什么?
?——【·中國無法出席倫敦峰會·】——?
作為《巴黎協定》的重要推動者,英國這幾年張口閉口全球能源轉型緊迫,恨不得讓全世界都喊它 “氣候領袖”。
為了坐實這把 “交椅”,英國政府拉著國際能源署(IEA),煞費苦心地籌備起國際能源峰會,并大手一揮給75個國家發了請帖,
然而,就在峰會即將拉開帷幕的關鍵時刻,中國宣布因 “日程沖突” 無法出席,這一消息讓英國政府頓時傻眼了。
要知道,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技術生產國,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和電池技術等領域占據著無可撼動的主導地位。
去年 12 月,英國《金融時報》還曾刊文稱,“現在,只有中國才能領導世界應對氣候變化”,足見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與能源轉型進程中的關鍵作用。
如今,這位被寄予厚望的 “領航人” 缺席,無疑給英國主辦的這場峰會蒙上了一層厚重的陰影。
眾多國家本期望借助中國的技術與經驗,推動本國能源轉型,中國的缺席使得這些計劃面臨變數,峰會在清潔能源領域的討論深度與合作前景大打折扣。
事實上,英國政府近期一系列對中資企業施壓的舉動,已然寒了合作伙伴的心。
就拿不久前英國議會通過緊急法案干預中資鋼鐵廠運營一事來說,這種公然違背市場規則、將經貿問題政治化的做法,嚴重損害了中企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中英之間原本良好的合作氛圍。
在其他領域,英國同樣小動作不斷,無端審查中資投資項目,設置重重障礙,試圖限制中國企業在英發展。
英國政府一邊高喊著國際合作,一邊又在背后捅刀子,如此兩面做派,怎能不讓人嗤之以鼻?
在這種環境下,中國拒絕出席英國主辦的峰會,英國倒是完全不內耗,與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責別人,可他反手一咬,竟把怒火都對準了美國,這是為什么呢?
難道僅僅是為了轉移自身的責任?還是背后另有隱情?
?——【·英國“既要又要”·】——?
英國精心謀劃的國際能源安全峰會,本是企圖借中美之力重振雄風,想在全球能源轉型浪潮中奪回話語權,借此重塑脫歐后日漸式微的國際影響力。
然而,這場被英國視作 “救命稻草” 的峰會,卻在美國的攪局下徹底變了味。因為美國派出的參會代表,竟是特朗普麾下公然否認氣候變化的親信。
此人在抵達倫敦時,西裝革履、派頭十足,打著參會旗號,實則扛著推銷美國頁巖氣、液化天然氣的大旗。
將峰會籌備期間精心設計的議程拋諸腦后,預計將峰會生生變成了美式能源傾銷的 “大賣場”。
美國在氣候問題上的雙面戲碼早非新鮮事。特朗普一上臺就揮舞行政令,將奧巴馬時期的清潔能源政策悉數推翻,重啟油氣生產、叫停清潔能源項目。
如今,美國又借英國峰會妄圖鞏固能源霸權,嘴上高喊減排口號,手上卻緊攥化石能源出口的算盤,這般 “既要又要” 的做派,把全球氣候治理當兒戲。
更令人不齒的是,美國還利用自身在國際金融、軍事領域的霸權地位,對不愿接受其能源傾銷的國家進行威脅與打壓,將“美式霸權”展現得淋漓盡致。
連英國《衛報》都忍不住痛批,美國這是要 “扭曲對話方向”,將峰會變成自家能源牟利的工具。
英國滿心期待化為泡影,卻連發作的底氣都沒有。美國這記 “背刺”,直接戳破了英國靠峰會重塑話語權的美夢。
當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美國用霸權行徑攪局,而英國作為東道主,除了吞下苦果,只能啞巴吃黃連。
畢竟,美英關系仍是英國外交的基石,脫歐后的英國在經濟、軍事等領域對美國的依賴有增無減。
即便滿心憤懣,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眼睜睜看著精心籌備的峰會淪為笑柄。
?——【·新能源時代的中國表現·】——?
中國此次的戰略性缺席,精準剖開全球能源轉型的虛偽假面。
當歐美政客還在峰會舞臺上高喊減排口號,將氣候議題當作政治博弈的籌碼,中國早已用實打實的技術突破構筑起綠色能源的 “護城河”。
光伏組件產量占全球八成以上,電動汽車銷量連續八年登頂世界,從硅片到儲能電池的完整產業鏈。
每個環節都在宣告:真正的氣候領導力,從不是靠政治操弄的作秀,而是掌握核心技術的硬實力。
特朗普政府揮舞關稅大棒試圖遏制中國新能源產業,卻不料反被現實打臉。
平價光伏技術讓全球電價成本雪崩式下降,規模儲能突破徹底改寫能源調配規則,這些成果不僅打破西方技術壟斷,更讓“去風險”論調淪為國際笑柄。
英國智庫“能源與氣候情報單位”的報告揭露真相:一旦剝離中國技術支持,全球能源轉型成本將暴增 30% 以上。
這意味著,歐美所謂的 “氣候雄心”,不過是建立在竊取中國技術紅利的基礎上,一旦失去中國方案,其高談闊論的綠色愿景將沒有實際支撐。
更諷刺的是,當發展中國家面對西方昂貴的能源方案,與中國實惠高效的技術選擇時,天平早已傾斜。
在新舊能源秩序的角力中,掌握核心技術者,才能真正定義未來。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