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人民網長沙4月21日電 “電排修好了,300多畝田的春耕用水不用愁了!”近日,在湖南安仁縣安平鎮樟橋村儀祠組潭里江河畔,汩汩清流正從新改裝的電排出水口奔涌而出。村民陳某緊握巡察組工作人員的手連聲道謝,春日的田野間洋溢著歡聲笑語。這一幕,正是安仁縣以巡察“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的一次生動寫照。
今年3月,安仁縣委第二巡察組進駐安平鎮開展村級黨組織巡察。工作人員深入17個村的田間地頭,通過實地走訪、板凳交流等接地氣的方式收集民情。在樟橋村走訪時,村干部和村民紛紛反映:2024年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安裝的7.5千瓦電排存在功率不足、管道不匹配問題,輸水壓力不足導致300余畝農田灌溉困難。
“以前沒建電排房時,這幾百畝農田只能靠天下雨。去年建了電排房,但又抽不上水,今年春耕又開始了,你們能不能幫我們解決電排房抽水的問題?”正值春耕黃金期,久旱少雨的天氣讓村民心急如焚。巡察組現場核查發現,該電排設計標準與實際需求存在明顯偏差,出水效率僅能滿足小范圍灌溉,導致下街組、上街組等5個村民小組的連片農田用水告急。
“民生問題無小事,必須立行立改!”縣委第二巡察組當即向村委下達立行立改任務,同步對接縣農業產業發展中心。4月8日下午,巡察組與農業產業發展中心技術人員及村干部再次深入實地勘查調研,制定措施。現場敲定“換裝18.5千瓦電排+優化輸水管道”整改方案,要求限時整改。
春耕生產刻不容緩,巡察組多次督辦工作進度,緊盯每一個工作環節。一周后,原本的電排已成功改裝為18.5千瓦電排,隨著新電排轟鳴啟動,潭里江河水順利涌入干涸的農田,300多畝農田的灌溉用水有了保障。村黨總支書記興奮地撥通巡察組電話告知整改工作已經完成。
“群眾盼的事就是巡察要干的事。”縣委巡察辦負責人表示,安仁縣將繼續用心用力把解決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作為巡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清單”以巡察成效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譚利炳 劉新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