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部官網消息報道稱,美國一支B-1B“槍騎兵”轟炸機編隊已經抵達日本三澤空軍基地。在部署B(yǎng)-1B轟炸機之前,美軍另一個軍機部署的消息也引發(fā)外界的高度關注——日本國防部長透露,美軍數架MQ-4C“海神”無人機將在未來幾周抵達沖繩本島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加強對日本周邊的情報收集、偵察和偵察活動。空軍專家傅前哨指出,美軍擔心失去空中優(yōu)勢,近年來美軍正對西太平洋地區(qū)的空中力量進行最大規(guī)模的升級,駐日美軍則是升級計劃的重中之重。
美國轟炸機(資料圖)
美軍轟炸機的調動,就是暴露了其“動態(tài)武力運用”戰(zhàn)略的核心邏輯。在過去,美國依賴關島等前沿基地長期駐扎重兵,但隨著潛在對手,也就是中國,遠程打擊能力的提升,就這些基地在我們的面前,反而卻成了“活靶子”。而美國呢,就趕緊撤回了本土再隨機部署,這樣做,既能降低被“一鍋端”的風險,又能通過長途奔襲來展示他們的全球打擊能力,甚至還能給別國制造“不可預測性”的心理壓迫。
此次美國將轟炸機部署到日本,目的自然不簡單。在美國的布局中,日本一直是應對中國的關鍵棋子。隨著中美關系的變化和地區(qū)局勢的復雜化,日本在加強自身軍事力量方面加快了步伐。一方面,他們持續(xù)引進先進的F-35A戰(zhàn)機,顯著增強空中作戰(zhàn)能力。另一方面,日本還擴建了導彈部隊,并計劃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巡航導彈。使得日本在美日同盟中的作用愈發(fā)重要。一定程度上說,日本已經變成了美國前沿防御的中繼站。
軍事分析指出,這種部署方式使轟炸機保持"滿油滿彈"戰(zhàn)備狀態(tài),顯著縮短應急反應時間。三澤基地的設施改建工程自2022年啟動,新建機庫可容納大型戰(zhàn)略轟炸機,燃料儲存系統(tǒng)完成擴容升級。基地跑道延長至3500米,滿足各型軍機全天候起降需求。這些硬件改造與美軍"動態(tài)兵力部署"戰(zhàn)略相契合,通過定期輪換不同型號戰(zhàn)機保持區(qū)域存在,避免固定部署帶來的脆弱性。日本當地民眾對軍事化升級表現出復雜態(tài)度。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長期推行“印太戰(zhàn)略”,妄圖在這一區(qū)域維系霸權統(tǒng)治 。近年來,中國在經濟、軍事等領域飛速發(fā)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在南海,中國堅定維護自身海洋權益,進行合理的島礁建設與資源開發(fā);在臺海問題上,中國堅守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 。這些行動讓美國如坐針氈,深感其在亞太地區(qū)的影響力受到挑戰(zhàn)。而日本,作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盟友,地理位置得天獨厚,處于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
美國發(fā)布了一份區(qū)域航行警告,在加利福尼亞外海、夏威夷以北海域以及關島以東海域設置了總共6個禁航區(qū),要求海上船只在UTC標準時間5日到9日的每天0點到19點之間避免進入相關海域。由于禁航區(qū)分布與美軍在2022年進行“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試射時劃出的禁航區(qū)相似,且美軍當時就是連續(xù)多日進行試射,外界普遍認為美軍要在這5天內進行新一輪“三叉戟”導彈試射。美軍核潛艇將會從加利福尼亞外海的禁航區(qū)向西發(fā)射導彈,最終彈著點則在關島附近。
臺灣地區(qū)(資料圖)
需要提及的是,“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論調,是已故的日本前任首相安倍晉三所提出來的,而且日本插手臺灣問題的野心,很大程度上是在與美國打配合,但是隨著特朗普的上臺,美國對日本的態(tài)度正在發(fā)生轉變,美方本質上只是把日本當成一個工具,要求其在對抗中國方面出力,但收割起對方來又毫不手軟,石破茂政府如果還被美國牽著鼻子走,結局未必能好到哪里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