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楊浦區長陽創谷探索嵌入式托育服務,為園區企業員工18-36個月的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計時托等多樣化、普惠性服務,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上海的“寶寶屋”建設情況如何?針對人口發展的變化,上海要如何構建與學齡人口變化相適應的基礎教育資源統籌調配機制?今天,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亞明做客2025上海民生訪談節目,針對這些市民關心的話題給予回應。
“寶寶屋”街鎮覆蓋率超過90%、中心城區達到100%
2022年,為滿足1-3歲幼兒家庭對家門口臨時托服務的需求,上海創新性地啟動“寶寶屋”項目,經過兩年多實踐,“寶寶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緩解部分家庭的育兒難題。
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亞明亮出一組數據:2023-2024年,上海市政府連續兩年將新增“寶寶屋”托額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新增社區托育托額超過15000個。全市200多個街鎮共設置342個“寶寶屋”,“寶寶屋”街鎮覆蓋率超過90%、中心城區達到100%。
今年,市教委對首批260家“寶寶屋”進行擴優提質,重點是堅持需求導向、優化設點布局——在需求旺盛區域的街鎮增加布點,在需求確實不多的地區調整布局,也就是更加精準地把“寶寶屋”布局好,目的是把“寶寶屋”放在家長們最需要的地方。
周亞明介紹說,通過落實實事項目,“寶寶屋”的建設期待實現“五個一”目標,即:形成一套區域“寶寶屋”的綜合保障機制,確保社區托育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一支社區托育服務從業人員隊伍,讓孩子們在“寶寶屋”得到專業有溫度的照護;研究一套有區域特色的“寶寶屋”照護活動方案,讓小月齡的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創設一個安全、溫馨的“寶寶屋”活動場所,對現有環境進行安全、豐富的適幼改造;制定一份科學有效的家園互動機制,即使是短暫的臨時照護,也能共同助力幼兒的每一步成長。
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的托額
目前,上海學前教育總量完全能夠滿足常住人口適齡幼兒入園需求,市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正從“有園上”向“上好園”轉變。為實現這樣的變化,市教委將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更加優化空間。目前學前教育資源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部分人口集中導入區域仍需通過新建配套幼兒園來滿足適齡幼兒入園需求,個別幼兒園受土地局限還存在大班額、生均面積、活動面積不達標等情況,需通過改建擴建幼兒園來改善辦園條件。同時,市級層面也在修訂幼兒園建設、裝備等標準,來更好地滿足家長對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需求。
二是更加呵護孩子。市教委將通過全面建設高質量幼兒園,整體提升保育教育質量。兩年來,幼兒園的主動性和教育智慧充分發揮,幼兒園環境變得更美、更適宜孩子;游戲活動更有趣、更吸引孩子;園長和教師更專業、更了解孩子。今年,上海還將有100多所幼兒園開展高質量建設,希望通過努力,把每一所家門口的幼兒園都辦成高質量幼兒園。
三是更加滿足需求。近年來,本市幼兒園學齡人口有所下降,但幼兒入托需求大幅增加,這就需要繼續開設托班,增加普惠性托育服務資源供給。目前幼兒園托班主要招收2-3歲幼兒,2025年上海將持續實施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為抓手,全年新增不少于3000個公辦幼兒園托班的托額,并且繼續挖掘潛力,能開盡開、應開盡開,加大托班供給。此外,上海今年也將適時在幼兒園探索小月齡托育服務,滿足部分家庭的現實需求。
原標題:《上海:對首批260家“寶寶屋”擴優提質,探索小月齡托育服務》
欄目主編:樊麗萍
來源:作者:文匯報 張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