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科技創新推動構筑研究型醫院,技術攻堅助力建設“健康中國”。
在科技創新的征程中,逸仙人始終走在前列,充分發揮“國家隊”醫院在醫學創新領域的引領作用,積極開展前沿醫療技術和科學技術攻關創新。
近期,我院舉辦了2024年度臨床醫療新技術評比大賽,評選出內科組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外科組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5項。這些獲獎項目不僅體現了我院在臨床醫療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更是逸仙人在醫學創新道路上不懈追求的體現。
今天,逸仙君繼續為大家介紹本次新技術評比大賽中的獲獎項目,介紹創新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突破與亮點,見證逸仙人在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醫院”征程中的堅實步伐。
新技術名片
技術名稱
涎腺超聲聯合AI病理輔助干燥綜合征精準病理診斷
團隊介紹
科室:風濕免疫科
首席專家:莫穎倩
團隊成員:郝少云、柳葉青、歐陽志明、馮俊梅
產生背景
干燥綜合征(pSS)是風濕免疫科常見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國患者數近1千萬,比系統性紅斑狼瘡更常見。眾多臨床科室均可能接診到以不同癥狀起病的疑似患者,故亟需pSS規范化診斷,避免誤診、漏診。
干燥綜合征診斷存在兩大難題,一是唇腺活檢雖為重要診斷手段,但屬于有創操作,患者接受度低,開展率低;二是唇腺灶性指數作為診斷“金標準”,但因判讀復雜,人工判讀易出錯,耗時長、誤差大,許多醫院難以規范操作,導致漏診率高。唇腺病理灶性指數(每4mm2唇腺組織中淋巴細胞灶的數量)對于診斷pSS非常重要。
我院風濕免疫科莫穎倩教授團隊結合“涎腺超聲評分”與“AI病理輔助系統”兩項技術,形成“無創初篩+智能確診”模式,實現快速規范診斷。依托超聲預測活檢必要性,減少不必要的有創操作,依托AI系統自動分析唇腺病理圖像,精準計算灶性指數,解決人工判讀耗時長、誤差大的問題。
新技術亮點
亮點一:根據涎腺彩超評分預測唇腺灶性指數陽性概率——臨床決策的模型
臨床“痛點”:患者不容易接受唇腺活檢
解決方案:把患者精準地分為唇腺病理的陽性概率高或者低。陽性概率高的患者能夠更容易接受活檢的建議,而同時又避免了陽性概率低的患者過早地接受活檢。對于需做唇腺活檢的疑似pSS患者,首先完成涎腺彩超檢查。超聲科醫生對患者雙側腮腺及頜下腺(共4個腺體)進行超聲檢查及半定量評分(每個腺體0-4分,最高16分)。風濕免疫科醫生根據涎腺彩超評分與患者共同制訂臨床決策。例如,① ≥9分陽性概率高,建議患者接受唇腺活檢;若患者確實存在唇腺活檢禁忌癥(如重度血小板減少)或堅決不同意活檢,可與患者協商將此結果等同于唇腺病理陽性,據此將患者分類為pSS;② <9,≥5分陽性概率中等,建議患者按照臨床常規接受唇腺活檢;③ <5分陽性概率低,暫不建議接受唇腺活檢。
亮點二:發明唇腺病理/灶性指數/智能算法
臨床“痛點”:pSS病理標準要求報告唇腺灶性指數,故需測量唇腺面積和大于50個淋巴細胞的聚集灶數量。但是,不少縣級醫院病理科不報告唇腺灶性指數或者報告不規范,導致患者雖然接受了有創的活檢,醫生仍無法判斷是否符合pSS病理標準。主要原因是國內病理科通常不會專門設置醫生看免疫炎癥病理,且常規顯微鏡下難以準確測量唇腺組織面積。
解決方案:活檢組織病理唇腺灶性指數AI輔助診斷,風濕免疫科醫生根據唇腺灶性指數,判斷是否符合pSS病理標準。
新技術意義
目前,我院已建立一站式干燥綜合征規范化診斷平臺,滿足了從篩查到診斷的全流程標準化管理。此外,通過遠程會診,為來自53家醫院(23個城市)的60例患者提供專業唇腺病理診斷服務,有效解決了部分醫院病理科不報告唇腺灶性指數或者報告不規范的問題。
本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使患者免于盲目活檢痛苦,降低了并發癥風險。此外,通過AI技術助力基層醫院提升診斷能力,推動了干燥綜合征規范化診療。該技術已惠及眾多患者,通過早診早治延緩了腺體損傷,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來源:醫務科、風濕免疫科
責編:黃睿、房詩婷
初審:劉文琴
審核:歐陽霞、任毅
審核發布:楊建林
好看的話,不妨點擊分享給好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