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世界的玩家沉浸在《黑神話:悟空》炫酷的游戲畫面與精彩的游戲劇本之時,大多數的玩家可能無法想象,30年前,中國最早的武俠網絡游戲北大俠客行竟然是一款純文字的游戲。它沒有畫面,也不用鼠標、手柄,游戲中前進、后退、攻擊、交談等行為都需要玩家通過鍵盤,敲代碼方式來進行,屏幕上呈現出的不是畫面而是一行行文字和簡易符號。
實際上,這款始終免費的文字在線角色扮演游戲仍在運營更新,每天在線玩家超600名,它也成為了國內運營時間最久的網絡游戲。在如今3A游戲的大潮中,這種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純文字網游究竟有何魔力?它又講述了怎么樣的“武俠夢”?
誕生
服務器最早架在北大物理樓里
1994年4月20日凌晨,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的機房里,隨著中美人員之間電子郵件的互通,中國正式接入互聯網,開啟了中國的“網絡時代”。不到兩年的時間,一款名為北大俠客行的武俠網絡游戲在彼時單調且乏味的互聯網上橫空出世,吸引了大批高校學子。
“游戲的背景直接取材于金庸的武俠小說,融合了豐富的中國歷史、神話和文化元素。”北大俠客行游戲主要負責人Icer說,玩家可以選擇加入不同的武林門派,如全真派、武當派或桃花島,體驗武俠世界的冒險。游戲中融入了儒家、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以及中國傳統武藝和俠義精神,提供了沉浸式的文化體驗。
例如,游戲中的人物名稱和武功技能直接參考金庸作品,如“降龍十八掌”或“九陰真經”,但游戲的整體情節與小說并無直接聯系,更多是基于這些文化的“二創”。
Icer介紹說,游戲中的設定還包括高度還原的中國傳統地理位置,如山川河流和古城,玩家可以通過探索這些場景深入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風貌。這種設計不僅增強了游戲的真實感,也為玩家提供了一個學習和體驗傳統文化的平臺。
“這是中國最早的武俠網絡游戲,當初它的服務器就架設在北大物理樓里。”Icer說,30年前上網是一件稀罕事,可以做的事情也很少,主要是在BBS上發帖和上網看看新聞,所以當北大俠客行這樣的武俠網游出現時,驚艷了很多人。
“那個時候大家也是頭一次接觸到這種網絡MUD游戲,再加上游戲對于電腦的配置要求不高,只要你能聯網就行,所以大家平時都在機房里邊去玩,非常火熱。”Icer說,網絡游戲最大的特點是互動性,玩家不僅能玩游戲,還能在相關的bbs上討論游戲劇情和玩法,提出修改和升級的意見與建議,甚至有些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直接參與了游戲的開發,成為了北大俠客行第一代巫師(開發者)團隊。直到三十年后的今天,也還是有不少玩家把MUD開發作為一個很有趣的編程學習入門途徑。
除了在高校的機房里,當年一些玩家還在家中使用電話線撥號上網,有時候因為在線人數過多,或者斷電、服務器硬件或軟件出故障,造成游戲無法運行,這時就得有人專門在北大物理樓對服務器進行維護。十年前,北大俠客行將服務器搬到了“云上”,在線玩家數量不再限制,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服務器的維護成本。
從1996年正式上線,到如今近30年時間,北大俠客行除了游戲本身在不停更新,同時游戲的百科也在同步更新之中,這個幾十萬字的線上百科由巫師(游戲設計者)和玩家一起,用了近三十年的時間一字一字寫成,內容豐富,更新及時,非常方便玩家查閱。
其中,文化篇包含了北俠這三十年來的文化積淀,既有玩家所寫的各類風格的文章,還有北俠舉辦的幾次征文、武道比賽的記錄。“北大俠客行不僅提供了一場武俠冒險,也為玩家提供了一個深入體驗和傳承中國文化的機會。”Icer說道。
魅力
就好像真正生活在一個武俠世界當中
如今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還會有網友介紹北大俠客行這款MUD游戲,不過在介紹之時都會給準玩家們打個“預防針”——入門難度較高。
“與其他游戲不同,MUD類游戲使用純文字命令進行各種游戲交互,操作復雜。”游戲負責人Icer笑言確實有很多玩家看到需要輸入那么多命令符號后就“棄了”,“但是,一旦通過學習堅持下來,就會發現這款游戲的自由度相當高。”
“90后”玩家念無雙知曉北俠還是受父親影響,“小小的我總看見他坐在電腦前有一堆文字的跳動。”念無雙說,等到2018年她開始玩北俠的時候發現,入門極為“痛苦”,“作為一個純文字互動全靠指令的游戲,入門難度是巨大的。”她當時還準備了一個小本,記錄各種高深莫測的指令。
“雖然感覺很好玩,跌跌撞撞兩個月后,我還是選擇放棄了,玩起了其他的游戲。”念無雙當時覺得,習慣了快節奏的游戲節奏,對于一個動輒幾個月幾年才能得到回饋的游戲來說是很難用心品味的。
直到3年后,她在朋友的建議下再重新玩北俠,發現一旦真正沉下心來玩,就會感到得心應手。
“北俠的吸引力在哪呢?無疑是極高的自由度,對于現在其他游戲的一板一眼來說,你能自由地進行任何活動,就好像真正生活在一個武俠世界當中。”作為武俠迷的念無雙,通過游戲滿足了她心中的武俠夢。
玩家張先生是北俠現位五絕之一的華山邪劍仙云風長,他作為北俠的資深玩家,認為北俠之所以能堅持這么久,其生命力在于游戲內容豐富多彩,巫師們(游戲設計者)更新不斷,“有時候一個月不玩,你就會感覺這是個新游戲。”張先生說道。
而對于北俠主要負責人Icer來說,基于文本的北俠游戲最迷人之處在于處處體現出文字的美感與力量。“雖然這個游戲是通過文字來呈現,但不是說只有文字的游戲就顯得簡陋,文字有它自己的魅力。”Icer舉例,看小說和看這個小說改編的電影,一般來說,小說的豐富性與其給予讀者展現出的想象力,要比電影更具有張力和魅力。
在Icer看來,北俠這種基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武俠游戲,更像是一本可以實踐與互動的武俠小說,相比于現在3D圖形游戲,不管畫面多么精致總會限制了人的想象力。
長青
唯有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可抵更多的三十年
作為中國最早的武俠網絡游戲,北大俠客行也為中國的網絡游戲事業培養了第一批從業者。不少網游從業者也從這款MUD游戲中汲取了豐富的網游經驗與創意,曾有媒體列出了一長串從北大俠客行走出來的網游企業高管名單。
某種程度上說,運行了近30年的北大俠客行,與新晉的3A大作《黑神話:悟空》,看上去是兩款跨越幾個時代的產物,但在精神屬性上卻有著很強的關聯性。
“過去歐美游戲的魔幻元素我們很熟悉,而如今我們深挖傳統文化里的元素,反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文化自信也上來了。”Icer覺得《黑神話:悟空》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基于中國傳統的文化、建筑等元素,同時把孫悟空這樣的形象體系化了,通過突出孫悟空這樣的形象,以點帶面,把整個中國的神話體系展現出來。
在Icer看來,中國游戲要做得好,除了要繼續深挖傳統文化的優秀元素,更要將游戲內容“體系化”。“隨著技術發展,中國游戲的視覺效果只會越來越好,成為世界的前列。”不過,Icer認為,界面或者圖形的表現都是次要的,主要還是它的文化積淀,它的游戲情節,“怎么讓人能夠去共情,怎么讓人能夠去玩進去?”Icer講道。
“就像孫悟空、哪吒以及封神榜中的人物,我們可以給它統一成一個系統,然后將這些不同背景、文化、性格的中國古典文化角色進行設計,構建一個較為完整的體系,最后對外輸出。”Icer表示,北大俠客行其實是基于金庸小說的體系而創作,將金庸的小說人物和情節進行了“體系化”。
邁向“而立之年”,北大俠客行也將繼續更新,Icer和玩家們還在繼續開發游戲中的武俠地圖,這些地圖一方面基于現實,一方面又基于古典文獻中的記載,所以玩家在地圖中游戲,不亞于一次穿越古今的武俠之旅。
“按地圖上來看,目前大概開發到70%—80%的樣子。還有許多地方還待開發。”Icer說要把這款充滿武俠與古典元素的游戲設計完整,可能還需要下一個30年。不過,游戲團隊以及玩家們都是堅定的“長期主義者”,從活躍的游戲論壇來看,大家還在不斷出謀劃策完善游戲。
唯有熱愛,可抵歲月盡頭;唯有對傳統文化的執著,可抵達中國網絡游戲一個又一個的三十年。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范杰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