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1年,革命思想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革命斗爭中,紅軍部隊逐漸發展壯大,毛主席、朱老總等人一度名聲大震,不僅時常出現在人們的口中,在報刊上出現的次數也越來越多起來。
特別是上了井岡山以后,魯迅先生也逐漸關注到了他們。
可是直到魯迅先生去世,他與毛主席也只是素未謀面的“朋友”。對于彼此的認識,多是從其他人的口中,還有往來的文學交流中。
這一天,茅盾去到魯迅先生家中,他們談話間就提及了毛主席。忽然魯迅先生還問道:“他多大了?”
得到還年輕的回答后,魯迅先生對毛主席自然滿是夸贊和欣賞。而魯迅先生和毛主席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呢?
對彼此的認識
說起毛主席與魯迅先生的聯系,就要從馮雪峰說起了。他能說是魯迅先生的戰友,也是毛主席十分關心的我黨人士。
1903年馮雪峰出生于浙江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祖上沒有人識字,但阻擋不了馮雪峰是一個天資聰慧的人。
小的時候,家境貧困,馮雪峰從小干農活、砍柴,即使讀書了,放了學也得回家勞動。不過他是幸福的,母親的慈愛,也讓他時常想著幫家里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漸漸地他養成了耿直且艱苦樸素的性格。
讀書期間,馮雪峰就是我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才華出眾,還喜歡作文、詩歌創作。
十八歲進入師范學校后,他參與到革命活動中,發揮自己在文學上的力量,堅持著自己所熱愛和追求的。
馮雪峰和魯迅先生相識當然也是因為文學上的吸引,他們參與到一些事業中,漸漸地關系逐漸接近,而且作為鼎鼎大名的魯迅先生,馮雪峰周圍的同學、朋友也會經常與他談論,這些都極大的拉近了他們的關系。
后來馮雪峰終于迎來了魯迅先生指導的機會,他更加深入了解魯迅先生,甚至還建立了深刻的友誼。
一些革命斗爭中,便有他們的身影,馮雪峰可以說是魯迅先生的戰友,也是能力出眾的一位學生。
馮雪峰在與魯迅先生相處的過程中,不僅只有文學上的創作事宜,毛主席也是時常被提及的一位人物。
魯迅先生逝世前,通過馮雪峰,他就多次談到我黨,還有毛主席的領導指揮能力。
馮雪峰跟隨紅軍部隊參加了長征,經歷了艱苦磨難,早已對我黨還有毛主席十分了解,他的言語中,無不是敬佩,魯迅先生自然也是。
總之,通過馮雪峰,魯迅先生即使一生沒有機會見到毛主席,但對于我黨還有毛主席,他可以說是經過深入了解的,而且只要一經說起,必然是他最幸福的時刻。
而馮雪峰與毛主席的聯系,是在1933年,在蘇區,那是馮雪峰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通過文學創作,他們似乎早已見過面。毛主席鼎鼎大名,馮雪峰自然早有耳聞,而他創作的詩,毛主席都讀過,而且都很喜歡。
早在二十年代的時候,毛主席就曾邀請他參加革命工作,這時也算是老朋友終于見面了。他們一見如故,沒有那么多的彎彎繞繞,只有當下的革命斗爭。
隨后馮雪峰開始在中央黨校擔任要職,后來甚至還當上了校長。這期間,他沒少與毛主席接觸,有了空閑,兩位就會坐在一起暢談,有提到文學、詩歌創作,也就有關于革命斗爭的。
后來馮雪峰跟隨紅軍部隊開始長征,艱苦卓絕的環境中,很多人都自顧不暇,但毛主席還關心著他,只要有了什么好東西,自然也會想到他。
1936年的時候,馮雪峰曾任地方工作組的組長,作為抗日先鋒軍,他也身處戰火中,甚至一度與大部隊失去聯系。
但在馮雪峰的率領下,他們始終沒有放棄,轉戰多天后,終于安全返回。如此即使馮雪峰是個文化人,但在戰場上也是當仁不讓的。
后來在延安,毛主席與馮雪峰談了很久,有他們之間的事情,還有關于當時時局環境的。當然還有魯迅先生的事宜,無論是其逝世前還是后的情況,毛主席都有談到。
而魯迅先生的一些作品,亦是毛主席關心的。
素未謀面的朋友
可以說毛主席與魯迅先生是素未謀面的朋友,只是因為緊張的革命環境,他們一直沒有機會見一面,直到魯迅先生逝世,這終是成了一大遺憾。
不過在過去的時間里,他們是互相欣賞,互相支持著的。
1936年,魯迅先生病逝,聽到這個消息后,毛主席也十分痛心,但在毛主席這里,對于他的仰慕似乎依舊。
1942年,毛主席在文藝座談會上,提及了魯迅先生,他號召大家學習起來,可見魯迅先生在毛主席的心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魯迅先生去世后,毛主席時常帶在身邊的是《魯迅全集》。
當時毛主席為了拿到這套書可是廢了不小的功夫,到了1938年,我黨才通過各種各樣的辦法將其從上海帶回,而后毛主席更十分的愛惜。
從延安到西柏坡,乃至是到后來毛主席的書屋,這套書始終都在。我們知道毛主席很愛讀書,但動蕩的環境下,總會有舍,但這套書卻是他一直帶在身邊的。
即使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還常常翻閱閱讀。特別是在我黨困難時期,毛主席為百姓為國家建設擔憂著,他輾轉反側的時候,這本書可以說就是他的心靈慰藉。
毛主席貢獻一生,為人民為國家付出著,但他所熱愛的事情始終都在堅持著,無論讀書,還是游泳等興趣愛好,這些都是變不了的。
隨著年齡增長,毛主席也到了晚年。這時毛主席的視力早已大不如前,但他還在讀著《魯迅全集》,甚至為了閱讀,還專門排成了線裝大字本,總之依舊將其放在重要位置。
而后這套書后來的最新出版事宜等,毛主席也十分重視。
我黨的信任
魯迅先生在世時,對于年輕的毛主席自然多是夸贊,他的魄力和革命故事,魯迅先生早已了然于心。
革命期間,他與毛主席之間也有信件往來,但終是沒有見到一面。
不過在上海期間,魯迅先生還聽說了不少關于陳賡將軍的事情,得知他當時在上海治病,便邀請了陳賡前往家中。
魯迅先生的目的很明確,他想通過陳賡了解更多關于紅軍戰斗的情況,于是在得到黨組織的同意后,陳賡將軍便見到了魯迅先生。
而且不僅魯迅先生知道陳賡,陳賡當然也非常喜愛他的著作,雖然陳賡將軍多征戰沙場,但魯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他也是讀過的。
如此,這次見面,陳賡將軍也非常高興,并早早期待著。
終于在1932年,他們迎來了第一次見面。為了這次見面,魯迅先生可是十分重視,準備了酒菜,當然還聊了好久。
不過在這期間,魯迅先生更像是傾聽者,雖然也有提出問題,但更多時候是在聽陳賡的介紹。
這些令人震驚的革命故事,深深影響著和觸動著魯迅先生,對于我黨,還有革命精神,魯迅先生自然有他的思考。
后來陳賡將軍還有見到魯迅先生,這其中不僅只有陳賡的崇敬之情,當然還有我黨的信任。
結語
如此,魯迅先生的一生十分關心著我黨革命事業,知道毛主席領導紅軍,自然多是欣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