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1966年毛主席暢游長江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一個人的一生究竟怎樣才算波瀾壯闊?毛主席在花甲之年,游過長江、湘江、贛江、珠江、錢塘江,中國的大江大河都被他用身體“丈量”過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用來形容毛主席一生一點也不為過。然而 1958年毛主席在暢游長江后,提出游山峽再與風浪搏擊,當時中央為何會堅決不同意了?
毛主席提出游三峽,中央再三商討下堅決不同意
1893年出生于湖南韶山沖南岸上屋場 的毛澤東,其父親毛貽昌,是個吃苦耐勞、勤快樸實,但又吝嗇嚴格的家長。
母親 文素勤是一位純樸善良,極富同情心的農村婦女。 “嚴父慈母”對毛澤東成長影響是很大的。
“嚴父”讓毛澤東從小就干活勤快,精明剛強,但卻產生了叛逆心理。
圖片:毛主席父母親
13歲那年,毛澤東被父親追趕,逼著跳河使父親妥協就是最好的證明。
據毛主席后來講道,小時候因為自己身體比較虛弱,為了有意增加鍛煉,毛家門前那口池塘就成了他鍛煉的最佳場所。
堅持游泳使毛主席體質增強不少,這也為他后來革命事業擁有一個強壯的身體打下了基礎。
1958年,毛主席已是65歲高齡。
在這之前,他已經在長江里游了6-7次長江的風浪讓毛主席愈挫愈勇,他時常勸告身邊的年輕人要學會游泳,要在大風大浪中鍛煉自己。
暢游長江后,毛主席并沒得到滿足,一時興起,他向身邊人提出要游一游三峽。
在得到毛主席游三峽的想法后,作為負責安排主席游泳的謝永滋不敢怠慢,立即召開會議,組織人員勘探三峽水勢。
圖片:毛主席暢游長江
在會上,謝永滋和其他同志經過討論,最終一致得出結論:讓毛主席取消這個念想。
這是為什么了?當時為了保證毛主席游三峽的絕對安全,長江航運局副局長鄧少云、省公安廳副廳長吳國揚等同志去三峽進行了實地考察。
眾所周知,三峽水流湍急、怪異,多激流險灘,為了全面勘察,需有空中直升機的支援。為此謝永滋特意找到了武漢軍區空軍副司令員前來幫助。
在勘察期間,坐在直身機上的謝永滋等人,毫無心情去欣賞山峽風景,三峽河水的湍急,是無法游泳的,即使像毛主席這樣的游泳高手也很難駕馭。
圖片:毛主席在游輪上
而且還有一個困難就在于,派遣的直升機是從河南安陽到三峽,期間距離800多公里,直升機在飛行途中要加油、降落,從三峽的南岸到北岸,也有不少的電纜、電線。
勘察途中,又不得不降低飛行高度,以便更清楚地觀察水流,技術難度極高。
一旦碰上這些電線,很可能就會機毀人亡!
謝永滋得到一手資料后,向公安部作了詳細報告,時任公安部部長的羅瑞卿親自來到武漢。
羅瑞卿帶著一批游泳骨干健將,乘坐直升機到三峽進行了實地考察,通過測量,三峽水流的速度可達6米/秒,如此激流,毛主席游泳是非常危險的。
羅瑞卿當即作出決議,絕不能游!
圖片:毛主席與李宗仁在一起
回到北京后,羅瑞卿把這一消息告訴了毛主席,可毛主席卻下定決心執意要游一游三峽。
后來這件事經中央政治局商量,最終作出決議:絕不同意毛主席游三峽!此事才被平息下去。
1966年,毛主席73歲時,頂著5級大風在長江游了15公里
1965年10月,毛主席離開北京開始了他長達9個月的南巡。
當次年到武漢后,他提出了暢游長江的想法。
這一年,毛主席已是73歲的高齡。
圖片:毛主席在武漢東湖賓館
為了安全著想,工作人員并不同意他這一要求。但毛主席下定決心要做的事,別人很難再改變。
1966年7月,長江正值汛期,平時風力可達5級,由于上游洪水的沖洗,河水透明度很不好。
毛主席雖稱得上是一位游泳健將,他和長江沒少打過交道,但畢竟年事已高,游泳的危險是存在的。
而且毛主席 游泳有一個習慣,他老人家很喜歡扎猛子,常常深吸一口氣,猛的扎進水里,幾分鐘后才露出 水面,等到毛主席露出水面后,距他原來的位置已經有好幾米遠。
為了保證毛主席安全,工作人員都會在他游泳的地點人為的包上一個大圈,但即便是這樣也是有危險的。
圖片:毛主席在岸邊休息,身后為保衛人員
因為包的圈子如果太小會影響毛主席游泳,圈子太大又怕毛主席在渾濁的河流中出現意外,因此這對工作人員來說,難度是很大的,他們必須要拿捏好這個尺度。
毛主席的"水上衛隊"是從全國的游泳能手中選拔,二十幾人全部是經過嚴格訓練。
在訓練時,因為早上江水很涼,大家伙兒都得穿上大衣上船,為了抵御寒冷,燒酒是必不可少。
剛開始訓練時,二十幾人一下水就被沖散了,根本就不能保持住隊形。就這樣一次又一次反復的訓練,反復的磨合,二十幾人最終成型的方隊,為毛主席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證。
這次暢游長江,毛主席創造了頂5級大風、歷時1小時零5分、游完了15公里的紀錄。
1975年,毛主席已經82的高齡,這是偉人一生中倒數的第二個年頭。
圖片:毛主席和眼科醫護人員合影
當年毛主席來到湖南長沙視察,在此期間,
他老人家再次提出要下水游泳鍛煉鍛煉。
在此之前,毛主席因患嚴重的白內障,走路都需要有人扶著才行,因為才做手術恢復不久,他身體是很虛弱的。
況且從1974年開始,考慮到毛主席病情加重,他已經有半年時間沒下過水了。
但毛主席提出的要求,誰也不敢阻攔,工作人員必須執行毛主席的命令。
當時湖南省委考慮到毛主席身體因素,最終決定讓他老人家在省委體育游泳館游泳。
毛主席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游泳,是帶傷下水,因為他右側髖骨上的褥瘡并沒有好完,工作人員用膠布給他貼住傷口,然后這個82歲高齡的老人帶著傷下了水。
圖片:毛主席在游泳館中
雖然在路上行走時,毛主席必須要靠人攙扶才行,但一到了水里,他不僅能仰游還能側游。
姿勢雖然不及青年時那樣優雅,但這對一個82歲的老人來說,已經算很不錯了。
本來工作人員計劃只讓毛主席游十分鐘的時間,但直到20分鐘后,他才上水。
接連幾天,毛主席這個體育館游泳池里暢游無阻,但最后一天卻差點出了意外。
最后一天游泳時,由于年齡和身體緣故,毛主席已經感到疲倦,他在上岸時身體明顯顯得力不從心。
通過岸邊的扶梯,毛主席想一個人自己上來,但氣力明顯不足,在岸邊守候的周福明,見狀趕緊用手拉了毛主席一把,這才“化險為夷”。
圖片:毛主席接見尼克松女兒和艾生豪威爾兒子
縱觀毛主席的一生,他與江水的搏擊并不少,他時常鼓勵青年人應當在大風大浪中鍛煉自己。
正如他在那首著名的《水調歌頭·游泳》中所寫的那樣:
"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偉人的一生,是充滿艱辛的一生,同時也是自信的一生!
文/壹刀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