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起關稅戰的目的,除了搞錢外就是逼產業回流。
但特朗普和拜登不一樣,他既想要產業鏈回流,又不想花錢。
于是我們看到了他的騷錯做,把政策從“利誘”變成了“威逼”,把桌子徹底掀翻了。
然而,這對美國來說是好事嗎?
當然不是!
加關稅的本質是逆全球化。
當年,美國在吞并新墨西哥州完成本土擴張后,開始扎根美洲這一畝三分地。
學過世界歷史的都知道,美國這時曾提出一個主張,“美洲是美國的美洲”,把美洲打造成美國的后院。
所以說,孤立主義和加關稅并不是特朗普發明的,而是共和黨的歷史傳統。
比如共和黨的麥金萊,美國第25任總統,代表的就是高關稅保護主義。
門羅主義一直持續了一百多年。
變故發生在二戰對軸心國宣戰,戰后美國正式開始踐行“國際主義外交”。
意思是在推行對外政策的時候必須考慮國際政治影響,畢竟這個新秩序是自己主導和搭建的(美國支持殖民地搞獨立斗爭,瓦解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體系),而摒棄了美國傳承百年的“孤立主義”。
從1960年代,美國建立一個資源可以低成本流動的自由市場。
全世界的經濟運轉逐漸形成了一種金字塔結構。
當時全球的基本分工是這樣的: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掌握技術和知識產權,在產業鏈中主要負責產品設計,其他國家負責生產和提供原材料。
這個結構模式下的生產活動都在美西方授權下進行,所以最大的利潤都被他們拿走了。
然而,下層國家也想進步。
也想通過奮斗從勞動密集型產業積累,然后逐步產業升級,攀升到比較富裕的金字塔上層。
問題是,人類基礎物理學的重大理論突破已停滯了近半個世紀,按目前存量時代的全球生產力,只能供養少部分人享受比較富裕的生活。
“刁民”們上去了,就會拉下上層的一部分人。
這顯然不是那些“塔尖老爺”希望看到的,所以就會發起主動的金融攻擊,同時薅走一波“刁民”們起早貪黑積累的那點財富。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美元潮汐和他們在世界各地制造的沖突,就是其中的收割手段。
這個場景在東亞至少上演了3次,1990年的日本經濟泡沫破滅,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次貸危機;
歐洲也有,1992英鎊危機,1998狙擊歐元的科索沃戰爭,還有2008年危機,2015歐債危機。再就是2022年的俄烏戰爭,歐洲的金融資本被驅趕到美國,支撐了美國3年的股市繁榮。
吸血后,美國就又能重新鞏固模型中的金融地位。
當然,你不想攀升當好孩子也不會幸免于難,只不過攻擊的時間不同罷了。
另外,美國在你積累時扮演的是貿易逆差角色,當美國試圖解決貿易逆差時,也是你倒霉的時刻,就像現在!
正是這些超額利潤,疊加軍事強權的維護,支撐了美國過去幾十年富裕生活,以及光怪陸離的文化現象。
(美國拉斯維加斯)
目前美國加關稅的手段看似是在施壓中國,其實背后的實質只有一個,就是戰略收縮給我們讓路。
退出《巴黎協定》、《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裁撤國際開發署,以及要歐洲自己應對俄羅斯的威脅,凍結對外援助,增加關稅這種貿易保護主義......都是在收縮國際影響力。
就像19世紀的英國的戰略撤退一樣。
加關稅,只不過是收縮在經濟上的體現。
而新崛起國家不可避免的上升,舊霸主最好的策略就是避開潛在的沖突,守不住的地方撤回來,專心經營大本營。
于是才有了它要白嫖加拿大、格陵蘭島和盯上墨西哥灣的騷錯做----這里才是美國的大本營,經過評估能守住的地方。
而讓出來的空間,才是新王發揮實力的舞臺。
東升西降的歷史大勢,浩浩湯湯,無人能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