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4月21日上午,白庚勝、關仁山、徐劍、葛水平、劉玉棟等作家受邀來到河北唐山開灤博物館,與開灤集團職工代表解析了新時代文學如何書寫行進和發展中的工業風景以及其中的新人形象。這場“烏金淬煉鳳凰魂——工業題材文學創作交流會”也是中國作協第三屆全民閱讀季系列活動之一。
唐山是一座從烈火中重生的英雄之城,也是浸染著工業文明血脈的城市,厚重的工業遺產與獨特的地域文化,為文學創作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礦藏。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認為,工業文學在文學創作中不可或缺,工業題材文學承載著一個時代的重量。
交流會現場,河北省作協副主席、詩人東籬向在場作家介紹了開灤集團走過的輝煌歷程和現狀,以及未來發展新圖景,作家紛紛稱贊開灤“特別能戰斗”精神。
土生土長在唐山的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河北省作協名譽主席、魯迅文學獎獲得者關仁山,結合自己創作的工業家族史詩《唐山絕戀》,就如何將硬核書寫做詩意表達給出了方向性指導,為在場的基層創作者提供了創作路徑。“唐山從農耕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在時代變局中又開啟了藍色文明,希望中國作家多關注工業重鎮唐山的升級轉型。”關仁山說。
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山西省文聯主席葛水平從女性角度分析了工業創作思想。她認為,她生動地講述了自己的文學創作經歷,“工業文學創作要以人為本,要挖掘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運在工業大環境中的改變。”
山東省作協副主席劉玉棟是一位從工廠走出來的作家,非常關注產業工人。他分享了幾位知名作家的工業文學作品,就如何尋找新的寫作資源和寫作可能性,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要敏銳捕捉到時代變化對人物命運的影響。”他還建議一線職工,尤其是文學愛好者多讀書,創作出有力量的作品。
“交流會很精彩,也很受益。作為文學愛好者,我以后會多觀察、多讀書、多創作,以文學作品展示‘唐山之好、唐山之美、唐山之新’。”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職工王一豐說。(李慧 閆軍 文/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