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姚亞楠
日前,2024年度投中榜盛大發布,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都產投集團)及其下屬成都科技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創投資集團)分別入圍“2024年度中國最佳私募股權投資機構”“2024年度中國最佳創業投資機構”兩大重量級榜單,強勢躋身全國50強陣營,成為中西部地區排名最高的國資機構。
這一亮眼成績的背后,是成都產投集團構建的“全生命周期”投資賦能體系正在釋放強大動能。憑借卓越的募資能力、精準的投資布局和強大的產業賦能實力,近年來,成都產投集團不僅實現了自身跨越式發展,還在成都這片創新沃土上培育出多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持續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體系,也為新時期國有資本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富有特色的“成都智慧”和可復制推廣的“成都經驗”。
榮登權威榜單,躋身全國頂級投資機構陣營
被譽為“中國股權投資行業風向標”的投中榜單已連續發布19年,該榜單不僅是行業發展的晴雨表,更是諸多大型機構LP篩選GP的核心依據。此次評選覆蓋2024全年數據,在逾千家參評機構中,最終僅有數百家機構入圍主榜單。
此次成都產投集團首次參評投中榜即躋身前50強,科創投資集團更是實現榜單排名的“三級跳”,完成從“新銳”到“領軍”的完美蛻變:2021年首獲“年度新銳VC”,2022年榮膺“年度成長VC”,2023年首度入圍主榜單,如今排名躍升至第32位,創下西部地區國資創投機構在該榜單的最佳成績。殊榮疊加,此次評選中,成都產投集團還成功獲評“中國最佳中資私募股權投資機構TOP50”第36名,科創投資集團獲評“中國最佳中資創業投資機構TOP50”第22名,彰顯出杰出的投資運營管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成都產投集團與下屬科創投資集團同步上榜創造了“雙非”紀錄——既非來自北上深等傳統創投高地,又非純市場化運作機構。來自西部的兩家國資機構,在與紅杉中國、高瓴投資等頭部市場化機構的同臺競技中脫穎而出,這標志著成都國資機構主動管理能力獲得權威認可。
兩家機構的成功突圍,得益于其構建的“全生命周期”投資賦能體系,成都產投集團以下屬科創投資集團、成都先進制造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進投資集團)為主體構建起“天使+科創+重產+并購+科創接力”全生命周期產業基金體系,近3年更是推動實現成都華微、成電光信等11家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占成都A股上市企業的約三分之一。
去年以來,中國私募股權行業經歷了不同以往的深刻變革,在“創投十七條”明確鼓勵耐心資本深耕科技創新、新“國九條”著力構建現代化資本市場體系的新時代背景下,成都產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集團以此次榮登投中榜為契機,繼續深入貫徹工業立市、制造強市、科技成果轉化、智慧蓉城建設等市委決策部署,持續深化“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為成都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提供強有力的資本支撐。
“雙榜”佳績背后:募投突破與產業生態創新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一組令人振奮的募投數據:2024年,成都產投集團新募集資金規模約300億元,持續保持強勁的募資勢頭。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5年一季度,成都產投集團管理的存續基金數量達150只,基金總規模突破1764億元,累計實繳資金近千億元,資金到位率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集團在募資渠道拓展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通過持續優化基金治理結構和提升市場化運作水平,成都產投集團向域外國資和市場化機構LP募資實現突破,實現了從本土募資向全國化募資的重要跨越。目前,集團已與多家知名市場化投資機構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資金結構更加多元化,為后續投資布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亮眼的募資突破之外,投資布局的精準性同樣令人矚目,2024年,成都產投集團完成投資264億元。通過資本賦能,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及地方專精特新企業460余家,其中成都本地“專精特新”206戶,投資招引企業96戶。
從實際成效來看,“以投促引”的模式正在逐步顯現價值,在核醫學影像領域,科創投資集團投資的永新醫療頗具標桿意義。這家由香港愛國實業家曹光彪合作創業的核醫學影像企業,在獲得投資后將其總部從北京遷至成都國際生物城,并將建設分子影像設備制造基地,打造輻射全國的“核醫療裝備及服務產業生態核心平臺”。這一投資不僅填補了成都核醫療產業鏈空白,還將帶動一批次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助力成都市核醫學影像產業集聚。項目建成后,年產能將達500臺套,將有效帶動成都核醫療產業鏈發展。
在集成電路領域,投資的嘉兆電子項目同樣成效顯著。這家起步于江蘇的半導體測試服務企業,業務覆蓋Memory、MCU、數模邏輯、功率半導體可靠性等多個主流領域,是完善成都芯片產業鏈的關鍵拼圖。在項目落地過程中,科創投資集團與先進投資集團聯合組建專項基金,確保股權交割順利完成。同時積極協調廠房建設、銀行貸款等關鍵環節,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最終促成企業順利完成總部搬遷。圍繞嘉兆電子測試平臺,投資團隊還主動對接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成都,逐步構建起“設計-制造-測試”的完整產業閉環。
引進一個龍頭、帶動整條產業鏈、培育完整生態圈,這種鏈式投資創新模式,配合資本深度賦能與專業精準服務,正在成都這片創新沃土上培育出更多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持續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體系,為新時期國有資本如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富有特色的“成都智慧”和可復制推廣的“成都經驗”。
產城共興的成都實踐:城市提供沃土、資本培育碩果
事實上,成都產投集團的蓬勃發展深深植根于成都這座城市肥沃的產業土壤,近年來,成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孕育的重大機遇,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市科技創新動力日益強勁、先進制造業持續提檔升級,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漸完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發展環境日益優化,為本地投資機構帶來更多機遇和更大挑戰。
城市提供沃土、資本培育碩果,近年來,在“工業立市”主戰場,成都產投集團累計投資重大產業化項目61個,帶動社會資本超4000億元。在服務本土龍頭企業方面,集團通過戰略入股四川石化、川西氣田、航發成發、通威太陽能等標桿企業,有力推動重點工業企業提質增效、擴能增產。同時,依托中航工業、中國航發等鏈主企業資源,成功培育成都科能等高端制造企業,并主導中科翼能大燃機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加速“成都智造”品牌建設,顯著提升產業鏈韌性和核心競爭力。在重大項目招引方面,集團精準發力,引進京東方第8.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中創新航成都基地……一系列標志性項目的實施,有力推動了成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優勢產業集群發展。
在科技成果轉化第一線,成都產投集團通過投資國家精準醫學產業創新中心等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四川省智能衛星互聯網創新中心等15個省級平臺,深度鏈接清華大學、核動力院等大院大所,配套組建4只成果轉化基金。基金體系累計研判成果轉化項目近千項,推動清華大學空天爆震發動機等135項原創成果項目轉化。同時積極構建創新服務生態,打造蜂鳥智造等5個中試平臺和川大技轉等3個概念驗證中心,通過運營成都市技術轉移聯盟,累計為3000余家次初創企業提供技術合同登記等119項專業服務,有效打通了從實驗室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的創新通道。
在繪就產業集群新圖景方面,在新型顯示領域,成都產投集團圍繞京東方等龍頭企業,成功引入路維光電、瑞波科等上下游配套企業,使成都躍升為全國顯示產業新高地。集成電路方面,以海光信息為引領,布局奕斯偉等先進封裝項目,培育萊普科技等國產替代化的關鍵高新技術企業,加速構建成渝電子信息產業帶。新能源賽道,依托中創新航等鏈主企業,打造璞泰來等核心材料項目,形成年產超100GWh的動力/儲能電池產業集群。同時前瞻布局低空經濟、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引進沃飛長空全國總部,培育遠望未來等47家創新企業。
城市持續優化創投生態,為資本創造更好環境,資本則以專業化的服務能力為紐帶,為城市導入更多優質資源。成都產投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產投集團一方面將精準錨定成都產業升級方向,以戰略性投資布局未來;另一方面會持續提升全周期投資與服務能力,完善企業成長賦能體系,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