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中國,地處首都經濟圈的北方工業大學,始終以卓越的工科底蘊與創新精神,在高等教育領域占據獨特地位。
北方工業大學的歷史可追溯至1946年成立的國立北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歷經多次更名與合并,1985年正式定名為北方工業大學,并由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題寫校名。近八十載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秉承“敦品勵學、才德并懋”的校訓,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工程技術人才,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
作為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北方工業大學緊扣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脈搏。先后建設1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及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共建基地,參與建設3個省部級協同創新中心。這些成就,正是學校“將技術寫在祖國大地上”的生動寫照。
北方工業大學已打破傳統工科界限,形成工、理、文、經、管、法、藝七大學科門類協同發展的新格局。現有 77個本科專業招生,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 個,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20 個,涵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傳統優勢學科,以及數字媒體藝術、經濟與金融、法學等新興交叉領域
學校堅持“厚基礎、重實踐、強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依托國家級和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及與企業共建的產業研究院,學生可以不斷的參加科研項目。在“華為ICT大賽”“青創北京”等競賽中,學生屢獲佳績。2024年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達94.75%,眾多學子進入世界500強企業或國家級科研院所,年薪與專業匹配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面對科技革命新浪潮,學校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碳中和等前沿領域。近年來新增“儲能科學與工程”等戰略性新興專業,并與中軟信息、遠寬能源等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
校園內,現代化設施與人文氣息并存。紅墻綠樹間,重點實驗室與工程訓練中心巍峨矗立;“毓秀青年”培訓班每年都舉辦多場學術文化活動,名家云集,思想碰撞。學生藝術團多次登上央視舞臺,展現青春風采。這里,工科嚴謹與人文情懷交相輝映,構成獨特的育人環境。
北方工業大學,雖以“工業”命名,但其內涵遠超字面意義。從攻克關鍵技術難題到培育跨界人才,從服務區域發展到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學校正以創新為引擎,書寫新時代的輝煌篇章。無論你是懷揣工程技術夢想,還是渴望在多學科交叉中探索未知,北方工業大學都將為你提供廣闊舞臺。在這里,技術與人文交融,理想與實踐并進,未來工程師的征程,從北方工業大學啟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