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第三野,四野人民解放軍分別實施了海島登陸戰,其戰斗規模幾乎完全相同,然而結局卻大相徑庭,四野鄧華,韓先楚兵團大破薛岳防線,擊潰其十萬大軍,而三野的葉飛兵團卻慘遭空前失利,擔任進攻第一梯隊的三個團幾乎全軍覆沒,歷時三天的激戰,我軍以傷亡九千的代價殲敵九千,造成葉飛兵團慘敗的原因是什么?1949年五月,三野突破長江防線后,組織第九,第十兵團對湯恩伯精心設防的上海展開總攻。戰前主席反復強調,盡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以及建筑的完整性。此次粟裕采取兩路夾擊的戰略奪取上海,葉飛第十兵團作為主攻,需要在長達百公里的陣地上發起突襲。
然而在制定計劃時,從總指揮處到各軍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敵人的反撲。盡管老蔣手上已經無兵可調,但有完整的海軍和空軍,且上海城防本身堅固,有英美等國施加壓力,他確信解放軍打不下上海。但為了做長期堅守,以便重新獲取美國高層的認可,他吩咐湯恩伯在葉飛兵團進攻的方向設置了一個假陣地,而在樂浦一帶部署了重兵,意圖殲滅其主力。顯然三野的指戰員們都忽略了這個問題,葉飛認為湯恩伯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反擊,所以在正面只部署了一個軍,且這個軍還是剛成立的,戰斗與主力軍明顯差距很大。毫無疑問,在進攻樂浦過程中,葉飛的這個軍遭到了頑強抵抗,損失相當慘重。這一役就能看出三野上下普遍存在輕敵的錯誤思想,這也為后來攻打金門失利埋下伏筆。
七月,第十兵團的兩個軍接連發動福州戰役,平潭島和漳州戰役,解放福建大部分地區。九月下旬,中央軍委發來指示,提防廈門守軍的反撲。廈門也是座島嶼,但距離陸地很近,加上湯恩伯殘部無心防守,葉飛兵團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拿下了。在福建地區發起的進攻相當順利,官兵們都難掩喜悅。各指戰員紛紛摩拳擦掌,期待迅速解放金門,為解放軍軍史上增添另一輝煌的戰績。金門島地處福建省泉州市的西南海域,處于廈門的東面,是廈門的天然保護屏障,面積僅一百五十一公里,地勢較平坦,無法展開大兵團作戰。正因金門特殊的地理位置,老蔣點名湯恩伯,胡璉等人到前線親自監督士兵構筑攻勢,廈門被攻克后,潰敗的胡璉兵團全部投入到金門防衛之中,加上金門原來的李良榮二十二軍,守軍達到了四萬余人,胡璉兵團戰斗力較強,跟三野打了幾個正面。
其指揮官胡璉十分狡猾,在粟裕手下三次逃跑,其主力十八軍最終在淮海戰役中被中野全殲,但他本人帶著部分機關突出重圍, 隨后老蔣又集中湯恩伯部分主力和從戰場上潰敗的部隊,重新組成了一個兵團。加上金門島上有空軍精銳,老蔣對這次的戰斗可謂信心十足。面對防御森嚴的金門,葉飛決定分批登島。其中第二十八軍八十二師的244團,八十四師的251和二十九軍八十五師的253團組成進攻第一梯隊,統一由八十二師師部指揮。三個團分別從大嶝島、沃頭、東北港灣出擊,突破金門島以北地區至古寧頭。第一梯隊順利登陸后,緊接著是第二梯隊。粟裕和中央軍委看完第十兵團的作戰計劃后,強調了三個重要條件。第一,備夠充足的船只,一次運載六個團。第二敵軍人數在兩萬人左右就可以打。
第三從蘇北或山東沿海挑選六千名船工。但粟裕的這些指示并沒有得到落實,戰前葉飛多次詢問情報部門,再三確定島上只有李良榮一個軍后,便把指揮權交給了二十八軍副軍長蕭峰。十月二十四日,蕭峰指揮第一梯隊的三個團突襲金門,起初各團的進展十分順利,占領古亭頭等地,然而隨著戰斗的推進,三個團開始各自為戰。有的團直接穿插到了敵軍腹地,而有的還在外圍戰斗。原來三個團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也就忽略了協同作戰。發起進攻的時間是在晚上,因此打得十分順利,可天一亮,守軍就組織飛機,大炮猛攻。加上后來胡璉率主力加入戰斗,徹底將三個團困死在島上。剛好趕上退潮,船只被擱淺在海灘上 ,國軍緊抓戰機,一舉圍殲我第一梯隊。蕭峰等人只能在對岸看著友軍跟敵人血拼,戰至二十七日上午。
島上的九千余人有的戰死,有的被俘。金門戰役之后,三野上下籠罩著寶悲痛的氣息,粟裕和葉飛分別作了檢討。這一戰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教訓,還有寶貴的戰斗經驗。后來四野解放海南島,正是借鑒了三野打金門的戰略,1950年二月,鄧華,韓先楚率十五兵團,十二兵團進駐雷州半島,他們并沒有像葉飛那般著急展開攻勢,而是動員所有干部到各鄉鎮動員群眾。海南島是我國的第二大島嶼,島上資源十分豐富,且有瓊崖縱隊作為接應,同時海南島的面積足足有三萬平方公里,地形較為復雜,我十萬大軍登陸后有較大的縱深做掩護。雖然薛岳搞了一個立體防御,但因為海南島面積廣泛,防線也存在很多漏洞。這些條件都是三野不曾擁有的,且金門守軍胡璉對蔣介石忠心耿耿,而海南島上的薛岳已經認清了現實,原來的鋒芒已不再。
當然金門島的失敗和海南島的迅速解放,兵團的指揮官的戰略思想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鄧華,韓先楚認認真真總結了以往的戰斗經驗,同時嚴格按照主席的指示,一方面聯絡馮白駒縱隊,一方面動員群眾為解放軍籌集船只等戰略物資。光是征集船只就花了兩個月時間,而葉飛兵團從準備工作到發起戰斗也僅有二十天。在解決戰略物資期間,鄧韓二人又組織各部進行了一個多月的海上特訓,制定了主力強攻相結合的戰術,完美實現了協同作戰。兵團級干部中,鄧華的綜合能力明顯高于葉飛。一線指揮員中兩軍也同樣存在差異,蕭峰是副軍長,盡管有政治部主任協助,但沒有軍長在場,考慮得還是不夠全面。
韓先楚對戰局的把握十分精準,提出在夏季之前奪取海南島的重要觀點,當時還與鄧華發生了爭吵,但獲得了中央軍委的大力支持,對海南島的迅速解放起到了關鍵作用。總攻之前,鄧韓組織了兩個加強營約兩千人的隊伍偷渡登島,順利與瓊崖縱隊取得聯系。之后韓先楚親率六個團登陸突襲,十七日,僅三小時就突破了敵人的防線,占領灘頭陣地,先遣部隊掩護后來的友軍繼續向縱深進攻。十九日下午,敵軍重兵把守的臨高,加萊等地被我軍占領。激戰半月下來,薛岳的十萬大軍早已分崩離析。戰至二十四日,國軍被打得四散潰逃,韓先楚當即命部隊兵分三路追擊,經過兩天的戰斗,全殲十萬守軍,徹底解放海南島全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