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經濟部長斯維里堅科日前宣布,烏克蘭與美國簽署了礦產協議備忘錄,這意味著美國離掌控烏克蘭油氣資源和關鍵設施只剩一步之遙。澤連斯基之所以點頭,是因為美國把3000億美元債務砍到1000美元,給足了“面子”。但這紙“賣國條約”墨跡未干,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就放話:俄烏和談再沒進展,美國就撒手不管了。
這話聽起來像是對雙方施壓,實則刀刀捅向俄羅斯。美國心里清楚,烏克蘭無人機襲俄、別爾哥羅德鬧事都是虛張聲勢,澤連斯基根本扛不住俄軍在蘇梅州的攻勢。繼續打下去,烏克蘭只會死人丟地,而俄羅斯正借著戰場優勢擴大“安全區”。美國急了,因為他們要的不是和平,而是盡快收割烏克蘭資源,轉身去搞別的事。
美國的威脅其實是在賭普京的耐心。俄軍最近在頓巴斯、庫爾斯克等地的推進順風順水,全靠美國斷了烏軍的軍援和情報。歐洲那幫國家又撐不起場子,只能看著俄羅斯占便宜。但美國手里攥著“王牌”——只要恢復對烏支持,俄軍的好日子就到頭了。不過普京不吃這套,直接回懟:停火?不可能!除非美國管住烏軍別鬧事。
這里面的門道其實很簡單:美國用烏克蘭的資源當誘餌,逼俄羅斯讓步;俄羅斯則用戰場勝利當籌碼,要美國多給好處。澤連斯基夾在中間,嘴上喊著要和平,心里卻明白:沒了美國支持,烏克蘭連下個月的軍餉都發不出來。所以他只能一邊簽協議賣資源,一邊求美國繼續派兵“維和”。
但美國的算盤打得更精。他們要的不只是礦產,還盯上了烏克蘭的天然氣管道。這條連接俄羅斯和歐洲的能源命脈,一旦落入美國手里,歐洲就徹底成了案板上的肉。美國甚至想把烏克蘭變成“經濟殖民地”,從資源開采到運輸港口全控在自己手里。這種“搶劫式”協議,澤連斯基就算不情愿,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俄羅斯當然不會坐視美國吸血。普京在復活節搞了個30小時停火,表面上是人道主義,實則是給特朗普遞臺階:想談可以,但得按我的條件來。美國卻不領情,魯比奧的“最后通牒”就差直接說“聽我的,不然弄死你”。可普京是誰?他能在蘇梅州炸得烏軍授勛現場變火葬場,還會怕你這點威脅?
這場博弈的本質,就是大國之間的利益交換。美國要資源和地緣優勢,俄羅斯要安全和面子,烏克蘭則成了被撕扯的犧牲品。澤連斯基以為賣資源能換生存,卻不知道美國的胃口比想象中大得多。而俄羅斯的強硬,既是對美國的警告,也是在告訴全世界:想占便宜,先問問我的導彈答不答應。
現在最尷尬的是歐洲。他們一邊跟著美國制裁俄羅斯,一邊被美國高價賣能源,還得給烏克蘭掏腰包。德國工廠停工、法國農民抗議,歐盟內部早就吵翻了天。但美國才不管這些,他們只關心怎么把烏克蘭的油水榨干,然后轉身去收割下一個目標。
這場鬧劇最終會怎么收場?大概率是美國得逞,烏克蘭破產,俄羅斯守住底線。但無論結果如何,有一點很清楚: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小國永遠是最慘的棋子。澤連斯基簽下的不只是礦產協議,更是烏克蘭的賣身契。而美國的翻臉,不過是霸權主義的又一次露骨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